发布信息

英伟达数亿美元收购Lepton AI 贾扬清团队加盟 加速布局云与企业软件市场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11 10:00:57     150

芯东西在 4 月 8 日进行了报道。据 The Information 所援引的知情人士称,英伟达已经完成了对一位 AI 领域的重要人物、阿里的前副总裁贾扬清所创立的企业 Lepton AI 的收购。这笔交易的价值达到了数亿美元。

目前,Lepton的员工数量约为 20 名。有知情人士表示,Lepton 的联合创始人贾扬清已经加入英伟达,同时白俊杰也已加入英伟达。

Lepton 于 2023 年创立,是贾扬清离开阿里后创办的 AI Infra 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出租英伟达 GPU 服务器,以及开发软件来帮助初创企业在云中构建和管理自身的应用。该公司在 2023 年 5 月完成了 11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79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此举或许是英伟达为进军云和企业软件市场所采取的新举措。英伟达自身会向云客户出租自己的 GPU 。然而,与微软、谷歌等主要云服务商相比,英伟达的这部分业务规模较为渺小。并且,AWS、谷歌云等作为英伟达的最大客户,当下正试图通过以低价开发并出租替代芯片的方式来削弱英伟达。

英伟达发言人拒绝置评,贾扬清没有回复寻求置评的电子邮件。

一、主要角色是“GPU经销商”,AI推理延迟低于10毫秒

Lepton 的命名源自一种基本的物质粒子轻子。它的主要业务是出租英伟达 GPU 服务器,因而被称作 GPU 经销商。该公司自身并不管理数据中心或服务器,而是从云供应商那里租用后,再将其转租给其他客户。

该公司的云平台能够简化 AI 训练以及模型部署。它专门针对推理任务进行了优化。在每秒的处理中,能够以低延迟的方式处理超过 600 个 token,并且延迟低于 10 毫秒。

Lepton 的直接竞争对手有创企 Together AI 等。这些公司会开发软件,目的是帮助其他创企在云中构建和管理自身的 AI 应用。据投资者透露,Together 的年化收入超过了 1.5 亿美元,每月能达到 1250 万美元。然而,与 Together 相比,Lepton 的规模较小,或许不会产生大量收入。

Lepton 在博客中透露,它的客户有游戏初创公司 Latitude.io 以及科学研究初创公司 SciSpace 。Lepton 利用自身的平台,为每月有数十万活跃用户所使用的服务运行 AI 模型。

Lepton 的联合创始人有贾扬清、白俊杰、李响。其中,贾扬清被曝已加入英伟达,白俊杰也被曝已加入英伟达。

贾扬清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又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在 2013 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贾扬清研发出了深度学习框架 Caffe,此框架成为了全球最为受欢迎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之一。凭借着卓越的成果,贾扬清毕业后前往谷歌大脑实习,并且参与了 TensorFlow 框架的开发工作。

2016 年 2 月,贾扬清加入了 Facebook 并担任研究员。之后,他又担任了 AI 架构总监,负责前沿 AI 平台的开发以及人工智能研究。2019 年 3 月,贾扬清担任了阿里巴巴的技术副总裁。随后,他在阿里云担任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裁,主要承担大数据计算和人工智能平台的相关工作。2023 年 3 月,贾扬清离开阿里云并创立了 Lepton。

另一位联创白俊杰与贾扬清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在 meta 和阿里云任过职。贾扬清曾在 meta 与白俊杰一同担任 AI 研究员,并且一起开发了 PyTorch 框架。

在阿里云,白俊杰曾担任阿里云之前的 AI 平台总监这一职务,他领导过涵盖全栈的 AI 工程团队。他还是开放式神经网络交换标准 onNX 的共同创立者,同时也是 Caffe2 的核心开发者。

第三位联创李响是阿里云智能的资深技术专家。他曾负责阿里巴巴的大规模集群调度与管理系统。他还是 Kubernetes 生态中底层核心数据库 etcd 的创始人。

二、英伟达云业务发展受挫,连番收购4家AI创企巩固竞争优势

英伟达有收购 Lepton 的意向,这或许与它的云和软件业务发展存在关联。

英伟达的云和软件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目前的主要业务包含:把由英伟达 GPU 提供支持的服务器直接出租给企业;提供软件,用以帮助公司开发 AI 模型和应用程序;提供对训练 AI 的图形处理单元集群进行管理的服务。

它在 GPU 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它面临着其他科技巨头的竞争。这些巨头在构建强大的 AI 基础设施平台。像谷歌云、微软以及 AWS 都在 AI 和云计算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英伟达面临的挑战在于,一方面云巨头在不断扩展自身能力,另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近日,英伟达被爆出进行了收购行为,收购了多家创业公司。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地位,以及在合成数据方面的地位,还有在 AI 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地位。以色列有 GPU 创企 Run:ai,以色列还有 AI 创企 Deci,西雅图有 AI 创企 OctoAI,这些创企的业务都是降低开发或运行由英伟达芯片提供支持的 AI 模型的成本。另外,美国有合成数据公司 Gretel,此公司能帮助客户创建和使用 AI 生成的数据,以开发和测试 AI 应用程序。

英伟达收购了 Lepton AI 后,客户能够按需租用 GPU 资源,以扩展自身的 AI 工作负载。

英伟达此前向投资人表明,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英伟达将会从云服务以及软件业务里获取 1500 亿美元的收入,该收入比英伟达自身以及 AWS 当前的年收还要多。然而,在上个月的最后一次英伟达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当中,其发言人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完全的回避。

英伟达三个月前披露,其软件、服务和支持收入的年化收入为 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9 亿元。这表明每月的收入是 1.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 亿元。而该公司在此之前预计,这一数字能够攀升到 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5 亿元。英伟达的 AI 芯片业务在特定的财季取得了成绩,这个财季截至 1 月 26 日。该业务在这个财季创造了 356 亿美元的收入,换算成人民币约为 2586 亿元。

过去几年,云服务厂商购入了英伟达约一半的 AI 服务器芯片。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觉得,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他预料其他类型的企业购买芯片的销售额会比云服务厂商的销售额大很多。

结语:英伟达加码云服务布局

不过,将 Lepton AI 的云平台与英伟达的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合并这件事可能具有挑战性。这种集成必须要做到能够确保英伟达的 GPU 与 Lepton 的云服务之间实现无缝的协作。

此前,英伟达的芯片价格昂贵且需求量大,这让诸多企业很是苦恼。这使得很多企业难以凭借较低的价值来开发 AI 应用程序。而随着 AI 的持续发展,英伟达将 GPU 与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相集成的这一战略,对于其保持竞争优势或许能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