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美国股市出现了一场极为惊心动魄的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此前一日,因关税政策有所缓和,股市曾有过短暂的狂欢。然而到了 4 月 10 日,三大指数却集体出现了跳水的情况。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 1014.79 点,跌幅达到 2.5%;标普 500 指数遭受了重大打击,跌幅为 3.4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是达到了 4.31%,创下了今年内最大的单日跌幅。
七大科技巨头被誉为美股“定海神针”,它们的市值在一夜之间蒸发了近 70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1 万亿元。其中,特斯拉以 7.27%的幅度领跌,成为了市场的焦点。
政策红利昙花一现,市场情绪急转直下
前一日(4 月 9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部分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时间为 90 天。此消息使得纳斯达克指数在单日之内暴涨 12.16%,创造了历史第二大涨幅。不过,市场的乐观情绪仅仅持续了不到 24 小时。
4 月 10 日早盘,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 3 月的 CPI 数据。此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在持续回落。这本应是一个利好的情况。然而,投资者在这数据背后却嗅到了更深的危机。
核心 CPI 同比涨幅有所放缓,达到了 2.8%。然而,能源和住房成本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特朗普政府暗示“不排除重启关税”。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市场对经济“滞胀”的担忧再次升温。
七巨头集体“失血”,技术垄断神话遭挑战
“七巨头”牵动了全球资本的神经,再次承担了所有。特斯拉的股价在收盘时暴跌了 7.27%,并且跌至了 2023 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
纽交所的数据显示,其最新季度的产能增速没有达到预期。柏林工厂由于供应链问题,再次推迟了扩产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的竞争对手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并且具有成本优势,正在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meta Platforms 当日跌幅达到 6.74%。扎克伯格所骄傲的元宇宙业务被揭露用户活跃度出现下滑。更为棘手的是,来自中国 AI 企业 DeepSeek 的大模型技术,其成本极低,正在对硅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定价权造成动摇。
英伟达的暴跌颇具意味。它最新发布的 Blackwell 架构芯片获得了 360 万块订单,然而其股价却重挫了 5.91%。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中国 AI 算力企业迅速崛起了。这导致英伟达的硬件垄断优势遭遇了“替代性风险”。并且,部分客户已经开始转投性价比更为高的本土解决方案。
对比之下,苹果这个老牌巨头虽跌幅相对较小,下跌了 4.24%,微软这个老牌巨头虽跌幅相对较小,下跌了 2.34%。它们依赖的全球供应链正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而承压。库克在日前的内部会议中直言,必须为更高成本环境做好准备。
三重利空叠加,科技股逻辑生变
这场暴跌看似突然,实则早有迹象。其一,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未能实现。尽管 CPI 数据有所回落,然而鲍威尔的最新表态却强调“降息为时过早”。在高利率的环境下,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像微软、亚马逊等公司的债券发行利率已经突破了 6%。
其次,估值泡沫需要被消化。以标普 500 指数为例,当前科技板块的市盈率依然高达 28 倍。这个市盈率远超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同时,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突破正在加速全球资本的重新配置。
地缘政治风险最终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性。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暂停了关税,另一方面又推进了肯尼迪遇刺档案解密等具有争议性的举措。这种政策的反复性使得机构投资者加快了撤离高风险资产的步伐。
全球资本转向,黄金原油冰火两重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避险情绪的推动下,COMEX 黄金期货价格出现了暴涨,涨幅达到 3.73%,并且创下了每盎司 3194.2 美元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际油价遭遇了“踩踏式”的抛售,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了 65 美元/桶,创造了 2021 年 8 月以来的新低。
这种分化行情验证了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发生转变,从“增长叙事”转向“衰退交易”。同时,科技股的波动性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未来何去何从?
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发出了警告。她表示当前的政策组合有可能引发“最严重的自我伤害”。并且如果消费和投资持续处于萎缩状态,那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将会急剧增加。
普通投资者方面,高盛策略师给出建议,需关注两个信号。其一,要关注纳斯达克 100 指数能否将 15000 点这一关键技术支撑守住;其二,要关注苹果、微软等巨头在二季度的财报能否对 AI 投入的实际产出进行验证。
此刻回望 4 月 9 日的暴涨情况。这就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那一段短暂的宁静。当技术垄断所带来的光环逐渐褪去之时,当原本的政策红利转变为不确定性的源头之际,美股“七巨头”的传奇还能否继续续写下去呢?
或许就像华尔街的那句老话一样: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够知晓谁在裸泳!对于此,你们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宝藏兴趣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