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有个新元素备受关注——巴西莓。
树夏新上的巴西莓桑葚酸奶,被网友捧为“抗氧神仙水”。
上海出现了巴西莓果泥专门店,该店售卖酸奶碗。
巴西莓会是下一个爆款元素吗?
饮品圈刮起紫色风暴,多品牌上架“巴西莓”
羽衣甘蓝之后,“巴西莓”接棒蹿红?
3 月底,树夏联动汽车品牌蔚来推出了一款限定饮品,即巴西莓桑葚酸奶。这款饮品使用了黑桑葚、巴西莓以及菠萝等多种元素与酸奶进行搭配,其中杯的售价为 22 元。
巴西莓加上桑葚,组成了“满杯花青素”。这一宣传语迅速引发了打卡的热潮,网友们把它们比喻成“抗氧神仙水”。
近一年,不止树夏,还有多个饮品品牌上架了巴西莓相关饮品。像 gaga 有花青活力巴西莓;代数学家推出了巴西莓奇亚籽优格;茉酸奶的产品是莓果 BOOM;奈雪的茶有不加糖·奈雪巴西莓莓莓等。
今年 HOTELEX 上海展上,巴西莓成为各展位进行创意饮品制作的重要元素。有的展位把巴西莓与百香果、火龙果相搭配,制作出了“超模水果茶”;另外一些展位则将巴西莓和洛神花相结合,以突出其养生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上已出现“巴西莓专门店”。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的 Acai Bowls 阿萨伊在 2024 年 5 月开业。该店主要售卖巴西莓饮品和巴西莓酸奶碗等。堂食的客单价在 32 至 42 元之间。
店内的热销品是“早安巴西莓”。它是一整杯的巴西莓果泥,浓郁且扎实。这种果泥备受当地精致白领的青睐,也深受健身人群的喜爱。今年 2 月,它的第 2 家门店顺利落地。
在社交平台当中,巴西莓的讨论热度在不断上升。在小红书这个平台上,仅仅是“巴西莓粉”相关的笔记数量就达到了 7 万多篇。
巴西莓,能成为饮品行业的下一个爆款水果吗?
理性分析:巴西莓有爆款潜质吗?
巴西莓原产于南美洲。它是一种紫黑色的果实。其外形和蓝莓有些相似。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色彩高饱和,所以被消费者关注。
尤其在海外市场,不少欧美明星、维密超模都在种草巴西莓饮品。
伴随现制饮品的健康升级,巴西莓也展现出一些独特优势:
作为超级食物,功能价值突出
巴西莓属于棕榈科家族。它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它还被誉为“超级食物”和“紫色黄金”。
巴西莓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它的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其维生素含量同样很高,并且它的抗氧化属性远高于野生蓝莓。这是 Acai Bowls 阿萨伊主理人王娜所介绍的。
业内人士认为,茶饮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符合消费者追求天然的趋势;茶饮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符合消费者追求低卡的趋势;茶饮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符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趋势;茶饮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符合消费者追求美容功能的趋势;咖啡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也符合消费者追求天然的趋势;咖啡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也符合消费者追求低卡的趋势;咖啡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也符合消费者追求健康的趋势;咖啡产品融入巴西莓元素也符合消费者追求美容功能的趋势。
巴西莓是我们新进行的尝试。它不一定是最为美味的。然而,它含有的花青素成分以及所具备的保健属性,能够给一杯饮品带来更高的价值感。树夏创始人李庆做出了这样的表示。
高饱和度紫色,拍照出片易传播
其次,成熟的巴西莓呈现出深紫色,且饱和度很高。将其制作成饮品或者酸奶碗时,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网友在评价树夏的巴西莓桑葚酸奶时这样说道:“它呈现出紫色的渐变分层,那模样美得如同一件艺术品。”
目前在市场上,有加了巴西莓粉的冰激凌,有加了巴西莓粉的奶昔,还有加了巴西莓粉的酸奶等产品,这些产品也常常会因为“高颜值”而吸引年轻人去种草打卡。
这种视觉效果与当下的“多巴胺饮品”以及“Ins 风”是相契合的。在社交网络进行传播之后,巴西莓相关产品获得了广泛的曝光,进而成为了一种“新型社交货币”。
果味较清淡,适合做“风味配角”
值得关注的是,巴西莓的外形与浆果相似。然而,它与大众所熟知的那些浆果在口感和风味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巴西莓自身不存在酸、甜、涩、苦这几种味道,它仅仅拥有森林植物所独有的那种清香。这是巴西莓原料供应商氧芙的负责人邹雷所介绍的内容。
相比黑莓、蓝莓、树莓、桑葚、百香果等,也就是说,巴西莓的风味特征并不突出。
这增加了其复配的范围,它很适合与酸奶搭配,也适合与冰沙搭配,还适合与椰子水搭配,同时也适用于气泡水;此外,它适用于柠檬水,适用于乌龙茶,适用于冷萃咖啡等;并且它还能与牛油果搭配,能与莓果类搭配,也能与功能果蔬做复配。邹雷补充道。
不做大众爆款,而是“高价值符号”
尽管巴西莓具有一定爆款潜质,但其推广应用仍面临诸多困难。
消费者认知门槛高,教育成本增加
近两年,饮品呈现出健康升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之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打出超级食物的概念。然而,巴西莓在国内依然属于比较小众的元素。
这意味着品牌要投入时间和资源,把巴西莓的营养价值、口感特点以及食用方式等向消费者进行普及,这样会增加推广的难度。
现阶段的客户里,有 75%是年轻女性。这些年轻女性主要是精致白领,还有瑜伽爱好者以及健身人群。
大家对巴西莓的了解有限,因此王娜说,用巴西莓果泥搭配芒果、椰子、奇亚籽、牛油果、酸奶等大众熟知的水果或基底,将视觉差异化作为整体的产品设计思路。
供应链依赖进口,价格比榴莲高
巴西莓的果实不容易储存和运输。在原产地之外,很难见到巴西莓的鲜果。
目前国内的巴西莓原料是依赖进口的。这种原料多以冻干粉原料的形式出现,也多以低温果浆等形式出现。
品牌负责人直接表示,现阶段巴西莓的应用成本处于较高水平。新鲜原浆每公斤的采购价超过 80 元,比榴莲的价格还要高。并且,原料的订购周期比较长,要是大范围上架的话,可能会面临断货的尴尬局面。
巴西莓开始走红。其本质在于健康消费出现了升级的情况,同时茶饮领域也存在内卷的现象,二者共同发挥了作用。
多位行业研发人员认为,巴西莓的价值并非体现在风味的挖掘方面,而是在于功能的叙事。他们指出,“它不会成为受众范围广泛的消费品,而是在健康升级的浪潮之下成为‘高价值符号’。”
其稀缺性与价值感,使其在高端市场、细分领域有一定增长潜力。
品牌能够借助巴西莓来塑造高端且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同时开辟出差异化的战场。
并且,因为巴西莓的原料成本较高,教育成本也较高,所以在短期内将其作为活动限定或季节限定产品或许更为合适。
巴西莓是否能引发更强烈的“紫色风暴”呢?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到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瑾,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