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 2025 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披露了 2024 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全年的营业收入是 687.96 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了 0.65%。归母净利润为 150.06 亿元,和上年相比下降了 4.98%。
此次业绩出现“双降”的情况,这是该行近 17 年来首次出现的局面。其中,个人银行业务的疲软是拖累整体表现的一个主要原因,信用卡业务的疲软也是拖累整体表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多项指标亮红灯
2024 年,广发银行的信用卡持卡客户数量为 1.18 亿。2024 年与 2023 年相比,其信用卡持卡客户数量没有增长,保持在 1.18 亿。
用户数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信用卡消费额在持续下降。从数据来看,2022 年时,广发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额为 2.49 万亿元,到 2023 年则为 2.22 万亿元,仅在一年的时间里,消费额就急剧减少了近 2700 亿元。
信用卡营收中,消费额是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额大幅下滑,这直接使得透支余额恶化,也使得利息收入恶化,还使得手续费收入恶化,这些都是关键财务指标。
累计降幅达到 6.07%
透支余额减少,这反映出用户的消费在减少。既然用户消费减少了,银行自然就难以赚到钱。另外,如果银行保持或提高用户的额度,那么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就会更大。正因如此,银行需要降低用户的额度。
用户的消费意愿降低了。2019 年信用卡额度使用率为 41.94%,到 2023 年跌到了 33.25%。
简单来讲,大家手中的信用卡额度有越来越多的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根本没有被大量使用。因此,信用卡业务的营收也跟着下降了。
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态势,一直在不断上涨。2021 年时为 1.54%,到了 2023 年已攀升至 1.59%。尽管从数字上看涨幅不大,然而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表明还款能力在逐渐下降,违约风险也在持续增加。
信用卡业务出现失守的情况,其实与大环境存在一定关联。当下,整个信用卡行业确实正处在“寒冬”时期。
这一数量同比下降了 3.7%。
2022 年第三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达到 8.07 亿张。此后,信用卡数量连续九个季度处于下降状态。整个行业呈现出下行的态势。
大环境之下,信用卡持卡量呈现下降态势,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存量的清理工作,由于监管方面要求清理不活跃的客户,所以各家银行的存量客户数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获客存在困难,当前的市场已经达到了高度饱和的状态,并且随着 90 后和 00 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信用卡作为一种传统的消费产品,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了。
不过,信用卡业务受阻,更多的还有广发银行自身的问题。
信用卡,为何失守?
广发银行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可归因于以下方面:一是战略定位较为模糊;二是客户结构出现失衡;三是服务竞争力不够充足;四是运营效率较为低下。
首先是广发银行,曾经过度依赖规模驱动。
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在早期发展阶段,为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了诸如“饭票”“周五半价”等高额补贴的优惠活动,以及相对宽松的风控策略。这些措施使得发卡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也致使年轻白领、下沉市场等高风险客群的占比过高。
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或者监管政策收紧时,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会更加明显。例如经济下行会使部分客户的收入降低,还款能力随之下降,从而使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为了管控风险,银行会不得已收缩授信额度,这或许会对部分客户的用卡感受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一些客户流失。
其次,服务竞争力不足。
广发银行曾努力推出高端信用卡产品,像臻瑞系列钻石卡、世界黑卡等。其目的是打通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以及财富管理业务之间的协同关系。通过交叉销售和权益整合的方式,吸引高净值客户,进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
然而,这一策略遭受了很多的指责。广发银行的行为先是把高端卡的年费提高了,接着又大幅度地减少了相关的权益,使得很多消费者都感叹“累觉不爱”。
2024 年 4 月 3 日,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了《关于广发银行贵宾厅相关服务使用规则调整的公告》。该公告宣布,从 2024 年 5 月 18 日起,广发冠名的机场贵宾厅和高铁贵宾厅将设定每日预约上限,并且需要至少提前一天进行预约。此次调整涉及 10 余种信用卡,其中包括鼎极白金卡、VISA 无限卡等在市场上被公认的“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