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了,光线渐渐暗淡。
你拿出自己的安卓手机,随手拍了一张照片:
啧啧,有点暗,不够好。
于是你切换到夜景模式又拍了一张:
立刻好多了!
你忍不住对身边用苹果手机的朋友说,
“你看,你的手机不行吧?”
没想到你朋友掏出iPhone,
打开一个App,
拍了一张同样好(甚至色彩还更好)的照片:
你:
这就是今天本要讲的故事,
呃不,是要推荐的 App :
(iOS平台,目前是18元)
它能大幅度提升iPhone 的夜景拍摄效果
但也并非十全十美
下面就让我慢慢道来~
如果你参加过安卓手机厂商的发布会,那么你一定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固定环节”。这个“固定环节”就是用自家手机拍摄夜景照片,然后用这些夜景照片去与苹果 iPhone 拍摄的夜景照片进行对比。如果你观看过安卓手机厂商的发布会,同样也一定会发现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固定环节”。
我不在这里举例。因为我并非针对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厂商。在座的每一家安卓厂商在这方面基本上都有过类似的行为。
确实,每一代都有进步。然而,苹果自带相机的夜景拍摄与安卓手机上已普及的夜景模式相比,效果要差一些。原因在于安卓手机的夜景模式,大多运用了更“厉害”的多帧采样夜景合成技术。
vivo 手机官网上的超级夜景模式说明
OPPO 官网上的夜景模式说明
华为手机的夜景模式很夸张。它基于 AI 人工智能技术。会对数百张具有不同曝光参数的照片素材进行像素级的筛选。还会进行叠加运算。最终能获得一张高清晰度、高宽容度且低噪点的照片。
安卓手机上有成熟的夜景模式,这给了 NeuralCam 的开发者启发。他们让 NeuralCam 进行多帧采样,还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即 AI)来合成并优化最终的图像。
说实话,我在 dpreview 上看到了 NeuralCam 的介绍。当看到这个介绍时,我不太相信它的效果。之前有很多 App 宣称能提升 iPhone 的夜景成像,但实际结果都不够明显。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花了 18 元购买了它。之后我发现,这玩意儿有点厉害。
因为时间有限,我未能拍摄到真正的夜景摄影作品,只是对各种不同的场景进行了测试。这些场景的选取,是参考了安卓手机夜景模式擅长的场景以及不擅长的场景,以此来方便进行说明。
首先是最最常用的街头夜景拍摄,拍摄时间是完全入夜之后:
你不用放大画面,就能发现使用 NeuralCam 拍摄的照片亮度提升明显,同时色彩也更为鲜艳。
当然,只看小图是不严谨的,我们放大画面来看看:
可能有人会说,我直接把照片用后期软件提亮不行吗?
对此我要说:还真不行。
不信你看,自带相机照片提亮后的效果:
细节似乎稍微锐了一些,然而天空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颗粒感,并且色彩不如用 NeuralCam 拍摄的照片那般饱满。
也就是说,若你想通过自带相机达成 NeuralCam 的效果,那么至少需要经历降噪以及调色这两个步骤。对于一般的人而言,这不仅是麻烦的事情,倘若操作不当的话横屏软件安卓版,还会导致画质受损。
在夜景这个主要测试项目方面,NeuralCam 的效果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但这个 App 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安卓手机上夜景模式有提升宽容度的功效,NeuralCam 基于多张合成技术,所以它的照片宽容度也会略有提升。这种提升在白天拍摄时更明显,比自带相机的 HDR 效果还好一点。
或许是测光优化存在不足,NeuralCam 的照片存在过曝倾向。在拍摄画面中有小面积高光物体时,它反而会损失一些亮部细节,尽管此时暗部细节较为出色。
NeuralCam 拍摄的照片,其墙壁细节呈现得更好,然而灯管却略有过曝的情况。
在拍摄细节较多的室内环境时,光照并非特别明亮。NeuralCam 能够增强画面的细节表现,同时还能获得比自带相机更饱和、更悦目的色彩。
这一点局部放大观看更加明显:
衣服的颜色比其他的更出色,草帽的纹理也比其他的更优秀,NeuralCam 在这两方面更胜一筹,这样的画面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满意。
对于一个靠多张合成来提升画质的 App 而言,有一个问题能够很好地考验它的成熟度,这个问题就是抗鬼影能力。也就是说,要查看手持拍摄或者拍摄轻微移动的物体时,是否会致使合成出现鬼影。
我特意坐上了商场里的儿童小火车,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一点。实际上,我是在溜娃。
坐在火车上手持手机拍摄的照片,看起来细节没问题;用 NeuralCam 拍摄的照片,看起来细节也没问题。
局部放大显示:
事实上本文所有照片均为手持拍摄。未使用三脚架。也未使用稳定器等辅助装备。
当然,如果是多张合成的情况,那么在按快门时如果抖动过大,就会导致模糊。(当然,即便不是合成,只要抖动大了也会出现模糊的情况……)
比如下面这张拍摄时被我家乐宝从后面推了下,于是就模糊了
首先,NeuralCam 有简洁的拍摄界面。其次,除了对拍摄效果进行测试之外,其拍摄界面也值得一提。
你找不到除对焦标尺和对焦模式选择之外的其他按钮,这一点非常适合新手,几乎可以做到无需思考就能进行操作。
多数情况下Auto Focus(自动对焦)模式就够用了
另外,NeuralCam 采用的是多张合成的方式。拍摄多张素材所花费的时间并不长。而拍完之后的运算等待时间则有点长。
运算结束后,刚拍摄好的照片会即刻在屏幕上呈现。这样的好处是能够直接看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其缺点是需要点击左上角的叉子符号,退回到主界面,之后才可以开始下一次拍摄,这会使得拍摄节奏变慢。
NeuralCam 总体来看是一款全新的 App 。它非常容易上手,效果简单粗暴且很好。
我是一个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摄影师和媒体人,我认为这款 App 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讲出来。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对它的提升建议。
NeuralCam 的强大一试便知,但它的问题也不难发现。
首先是关于代价方面,18 元的售价会使很多已经习惯免费的用户产生退缩心理。并且据 dpreviw 称,这个价格还是折扣价。倘若未来价格有所升高,那很可能会对其用户量产生更严重的影响。要知道,在安卓手机上,夜景模式本就是标配的,根本不需要花费金钱去购买。
其次,再来看看机型上的局限。
NeuralCam 对机型有要求。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不适合拍摄人像和运动的物体外,只有最新型号的 iPhone XS 以及 iPhone XS Max 这两款机型,能够用这款 App 记录约 1200 万的全尺寸照片。
其他型号?
抱歉,像素最多只有不到 300 万。不同机型能够拍摄的分辨率情况如下:
看到自己机型对应的分辨率心头一凉.jpg
这会让人怀疑老款机型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视频采样,而非全像素连拍的图像采样。就好像早期的慢速快门 App 只能拍出全高清分辨率的照片那样。
这款 App 因分辨率需挑机型,导致其用户人群缩小了很多。因为在苹果手机中,用户量最大的并非最新款。
第三点要讲的是在功能和体验方面存在的局限。具体而言,NeuralCam 缺少较多的调整选项,像曝光补偿以及长焦摄像头的切换等情况(不过它能够切换前置摄像头)。
你肯定也察觉到了,这个 App 的拍照界面较为简单。它仅仅能够调节焦点,并且该界面连横竖屏切换都不支持。
横着拿手机时的拍摄画面,App 界面居然没有横屏切换。
在某些场景下,不能调节曝光这一情况会引发问题。因为并非所有拍摄场景都需把所有物体都曝光得很亮,甚至让本应是黑色的天空出现色彩,而且镜头的鬼影、眩光等成像瑕疵也会被放大。
用 NeuralCam 进行拍摄,在红圈的位置,夜空被过度提亮了,同时还出现了鬼影光斑。
夜景并非越亮就越好。有时,适当地压暗并保留黑色,能够营造出更良好的氛围意境。
使用 iPhone 自带相机拍摄,暗,但是更有夜的味道。
之前华为的夜景模式曾被人吐槽“后期过度”。有时进行研发的人确实更了解技术,然而他们未必懂得摄影。因为他们不明白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意境和美感,也不清楚除了获取,还能够舍弃。
白天拍摄时,NeuralCam 容易在纯色区域出现不自然的色彩过渡,并且会给人一种“后期过度”的感觉。
NeuralCam 没有细致贴心的设置菜单。它不能拍摄清晰度更高的 TIFF 格式。它也不能设定通过使用音量键或耳机线上的音量键来释放快门。
NightCap相机 上的详尽设置菜单
这些功能设置在提升画质时会用到横屏软件安卓版,在保证夜景拍摄稳定时会用到,在进行特殊角度拍摄时也会用到。
此外,很多人或许会期望用 NeuralCam 来拍摄慢速快门效果。在此我要说明,它虽然能够拍摄慢门照片,然而慢门效果与 NightCap 相机相比差距较大。因为它完全无法调节曝光时间,并且也不能进行长时间照片的堆栈合成。
水面模糊的慢门效果?抱歉NeuralCam是拍不出来的
注:
上面照片是由NightCap相机拍摄
相关教程
昨晚使用NeuralCam拍摄的最动感模糊的照片
与真正的慢门照片相比仍然显得不够
使用安卓手机手动模式,曝光1秒拍摄到的画面
我对 NeuralCam 还是很乐观的。因为第三方 App 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开发者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并且可以作出更新。
在未来的版本里改进不足,增加新功能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我更期待的是,苹果是否能够直接接纳这个开发者,让那更为好用的夜景模式成为未来所有 iPhone 的标准配置呢?
嗯,可能我想多了……但,想想总是可以的吧~
被过度营销的夜景
近几年手机的销售越来越困难,厂商持续推出新的功能,以此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并帮助销售手机。然而,这些功能究竟是真的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还是仅仅在追求技术层面上所谓的突破,这就很难说了。
所以文章最后,我还想再强调下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即使 App 或者手机自身的夜景模式十分智能且强大,我们也应当拥有自己的审美判断,要清楚什么样的亮度是美的,什么样的色彩是美的,什么样的画面氛围是美的。切不可被技术所左右,陷入将夜景变为白天的错误认知之中。
手机摄影讨论群请加个人微信号
cameranote4
暗号:一点讨论群
会有专人引导入群
近期好文
悬浮///
2018 摄影器材启示录
||
烂片急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