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总结两年发展:聚焦医疗方向,打造中国版OpenAI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13 09:01:50     188

图源:视觉中国

文|雅萱

编辑|叶锦言

出品 | 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百川智能成立两周年之时,其 CEO 王小川在 4 月 10 日发文,对公司过去两年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同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小川总结道,在过去的两年里,百川做了很多事情并且取得了成效,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公司的战线拉得太长,缺乏足够的聚焦;其二,尽管公司在 2024 年的战略会上已经明确要聚焦医疗,但没有将在医疗方面的决心和路径要求充分传达下去,也没有让每个团队在医疗价值创造过程中深入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导致部分团队的工作目标出现了摇摆和偏差。

曾经的大模型“六小虎”之一是百川智能,它于 2023 年 4 月成立,目标是打造“中国版 OpenAI”。从 2023 年 6 月起,推出 Baichuan 大语言模型后,百川智能持续对 Baichuan 进行迭代和更新。

2024 年 7 月,百川智能宣布已经完成了 A2 轮融资。这轮融资的总金额达到了 50 亿元人民币。同时,百川智能还将以 200 亿元的估值开启 B 轮融资。

出乎意料的是,在获得融资之后,百川智能对业务重心进行了调整,将通用大模型的研发速度放缓了。在那个时候,外界传出了甚至是百川智能已经停止预训练新的超大规模通用大模型的消息。

2025 年初,百川发布了医疗增强推理模型 Baichuan-M1。AI 全科医生在海淀区开始试点,并且与北儿联合发布了“福棠·百川儿科大模型”。之后,AI 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正式开始上岗工作。

今年 3 月,百川智能负责金融领域 ToB 业务的团队被爆料已被撤销。对此,百川智能官方作出回应,称其正在按照既定规划对金融业务进行优化调整,目的是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从而加速实现“造医生、改路径、促医学”的愿景。

百川智能两年庆的时候,王小川又对公司的愿景和业务方向进行了讲解。他着重指出,百川的使命是给生命构建模型以及为人类造就医生。在通用人工智能这个时代,百川会向着解决医学发展方面的瓶颈以及医疗行业方面的瓶颈的方向去发力。

王小川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包括“造医生”“改路径”“促医学”。

造医生:选择受众面最大、最紧缺的医生方向全科、儿科;

通过 AI 医生服务的无限供给来强化基层的国策和分级诊疗,同时发展数字生物标志物,将诊疗场景拓展到家庭场景,以实现 hospital@home 和 digital companion。

在这些服务中所产生的数据,能够助力临床医学实现突破性发展,也能够助力流行病学实现突破性发展。同时,这些数据会与基础医学会师,从而建立起生命模型,最终迈向个体化精准医疗。

在此基础上,百川智能目前主要提供4方面的应用和服务:

百小应是医学增强的大模型,它通过注入医学推理和循证医学,能够提供真实且权威的回答并进行引用,从而实现“MDT in One”,成为医院、医生在临床与科研方面的强大助理。

AI 儿科与北京儿童医院联合研发了高水平的儿科大模型,用于服务医生。它针对儿科医生严重缺乏的问题,致力于“打造 100 万儿科医生”,以赋能基层。同时,它还能直接给家长和孩子提供健康建议。

AI 全科助力强基层的建设,助力分级诊疗。AI 全科成为国民的 AI 家庭医生。在精准医疗的加持下,AI 全科实现早筛早诊和健康管理。

精准医疗依托 Luca 的积累和突破,针对不同的疾病去研发数字生物标志物以及数字伴随服务,以此提升 AI 儿科的诊疗能力和 AI 全科的诊疗能力,并且与药企、保险一起形成解决方案。

王小川称,接下来,百川要更加专心聚焦,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同时,还需降低组织的复杂度,使其更扁平、层级更少,以让百川的信息和决策更加通畅。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