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4 日 IT 之家消息,外媒 Automobilwoche 当地时间 11 日有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近期谈到了一些原因,这些原因体现了中国在电动出行领域具备强大实力。
贝瑞德首先提及了“投资、支持与限制”这方面的内容:中国很早便察觉到了某种基于的情况,并且在研究与开发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次,已经有长达 20 年的全面性政策框架来促使新能源汽车得以发展——通过一些激励性的措施,例如对购车给予补贴,还有针对燃油车的限制性措施。
它认为,中国既支持纯电动汽车,也支持混合动力汽车。因此,在大城市之外的地区存在吸引人的优惠,尤其是在那些尚未建立起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地方。
贝瑞德称,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IT 之家从其观点中得知,中国具备 360 万个公共充电设施,此数量占全球可用的 70%。政府、制造商以及初创企业一同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构建。
充电价格便宜是一个关键因素。公共充电每 100 公里只需约 1.50 欧元,IT 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2.4 元人民币。有时每千瓦时的价格低于 0.05 欧元。在德国,每 100 公里的费用大约为 9 欧元,现汇率约合 74.4 元人民币。
这些成为欧洲“应当铭记”的点,以成功实现自身的交通转型。
贝瑞德还表示,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制造商和政府都无法影响的,那就是客户。中国买家的平均年龄是 34 岁,比欧洲年轻 20 多岁。他们对新技术持非常开放的态度,这在电动车的接受度上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