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脑机接口板块在盘中出现异动并开始拉升。创新医疗的股价曾一度上涨超过 6%。诚益通和岩山科技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升情况。
央视新闻称,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的通路。大脑在思维活动时会产生脑电波,而脑机接口能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再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从而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的交互联通,能够创造出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有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这两类。在头皮表面使用电极、传感器等设备的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大脑活动信息。它获取信号的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不过具有易操作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此次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新增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项目,这是为了在临床使用此类技术时,能够为需要不断调试设备的服务项目而设立的。
我们期待脑机接口技术越来越成熟,它能够改善健康状况,帮助人类突破自身的局限。然而,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去突破。
专家介绍,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在 800 亿到 1000 亿之间。每个神经元都与上万个其他神经元相连接。我们对大脑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目前最顶尖的电生理技术,一次仅能记录 1000 个神经元。大规模记录以及准确解码编码这方面的工作,还面临着很长的道路要走。此外,侵入式脑机接口对大脑所造成的损伤不可忽视。因为植入电极需要进行开颅手术,而且电极在脑中停留的时间长了,会存在感染的风险。为保障患者安全,脑机接口技术应列入医疗技术清单。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系主任李筱永称:医疗技术存在三种类型。其一为禁止类,这类技术只允许进行研究,而不允许推进至治疗阶段即临床实践阶段。其二是限制类,对于此类技术,必须向卫健委进行申报。此外还有第三类,即由医疗机构自主管理的类型。无论是在禁止类还是限制类中,目前的相关清单里都未包含脑机接口技术,所以他认为这个清单应当具备动态的更新机制。
脑电波被读取和记录后,人的思维就面临着全面暴露的风险,这使得隐私安全问题越发凸显。脑机接口技术能够改变大脑的活动模式,有导致我们的性格、决策以及身份认同受到影响的可能。专家提出建议,那些接受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试验的患者,必须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在技术普遍被应用之前,有关部门需要针对脑机接口可能涉及到的神经数据以及精神隐私等相关问题,制定出与之对应的技术标准,同时确立相应的法律规范,并且明确相应的伦理原则。
每日经济新闻对央视新闻、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官微以及市场公开资料进行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