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欧洲车企从老师变学生:中国电车技术引领全球,欧盟学习中国电动汽车制造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18 16:01:32     167

欧洲现在学习中国电车技术

欧洲现在学习中国电车技术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 4 月 17 日,英国《金融时报》在周三发文。文中表明,在二十年间,中欧造车的格局出现了反转。之前的情况是中国向欧洲学习油车技术,而如今的情况则是中国在教欧洲制造电动汽车。

20 年前,德国工程师们时常会在私下里嘲笑中国合资公司的伙伴所开发出的新车原型。其中,至少有一款新车原型的创意是直接来源于德国车型的广告。

一位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软件高管称,他们缺乏自己的创意,仅仅在进行模仿。

然而,最近这位德国高管收到了其所在公司计划开发的未来汽车操作系统的“愿望清单”。该清单上的每一项功能,几乎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推出的功能完全相同。

“情况已经发生了反转。”该高管表示。

从老师到学生

中国车企取得了进步,这让欧盟感到不安。在去年,欧洲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了最高可达 45%的关税。然而,欧盟及其所在地区的汽车行业正在采取一种新的策略,那就是学习中国的技术专长。

越来越多的欧洲公司同中国竞争对手达成了协议,目的是避免自身在软件、电池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等核心领域处于落后状态。这些核心领域将会对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大众汽车、奔驰、斯特兰蒂斯以及宝马等公司都与中国车企达成了协议,以此来获取相关技术。

欧盟新的政策框架的目的是给予这些公司更多的谈判筹码。在去年上个月所发布的汽车行业“行动计划”里,欧盟委员会要求进入欧盟市场的中国公司一定要和欧洲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或者把自身的部分技术授权给欧洲公司。

比亚迪超越大众成中国最畅销品牌

比亚迪超越大众成中国最畅销品牌

如果欧洲的这些努力获得成功,那它将成为近几十年经济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一直有着学习欧洲汽车技术的举动。如今,欧洲也开始着手尝试运用类似的方式,目的是追赶中国电动汽车在技术创新领域所具有的领先地位。

欧洲开始欢迎外国在一个长期为欧洲工业发展所骄傲的领域进行投资,这是一种转变。英国智库“欧洲改革中心”高级研究员伊丽莎贝塔·科尔纳戈(Elisabetta Cornago)表示,这也表明欧洲本土技术与外国现有技术之间存在差距。

瑞典创业公司 Einride 的创始人兼 CEO 罗伯特·法尔克表示,我们对自己的评估过高了,同时也肯定对别人进行了低估。该公司在 2019 年成为全球首家在公共道路上部署全自动卡车的公司,他强调我们需要做的是清楚地认识现实。

贝恩公司驻上海的汽车技术专家 Raymond Tsang 表示,从 2020 年开始,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减少了三分之一。他们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别无选择”,只能与中国科技公司进行合作。

德国体会最深

没有哪个国家比德国更能体现这一全球汽车秩序的逆转了。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其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对华出口的。因为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经济开放后,便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德国汽车巨头奔驰在中国市场经营了数十年,从中获得了可观的营收和利润,它是这一领域的先锋。

大众于 1984 年与上汽集团创建合资企业,在该合资企业为中国市场生产桑塔纳轿车。该公司率先展开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大众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不过直到去年才被比亚迪所取代。比亚迪是在 2005 年才开始自主进行汽车生产的。

大众首先在中国生产桑塔纳

大众首先在中国生产桑塔纳

几十年来,德国高管们每次从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归来后,都会提及一些关于中国本土品牌对他们畅销车型进行笨拙模仿的趣事。

但是,在 2023 年这种嘲讽停止了。因为人们开始明白,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软件和电池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且领先程度很大。

7 月的时候,大众宣布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投入 7 亿美元。大众由此获得了小鹏汽车 5%的股份。同时,大众在小鹏汽车的董事会获得了“观察员”席位。到了次年,这两家公司宣布将会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联网汽车”。

数百名大众工程师在广州与小鹏进行合作,他们亲身学习小鹏在开发智能驾驶架构方面的技术专长。同时,这些大众工程师也在合肥与小鹏合作,同样亲身学习小鹏在开发智能驾驶架构方面的技术专长。

大众率先开启了外国车企与中国公司的合作。其他合作项目有:奔驰与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展开合作;斯泰兰蒂斯与零跑汽车进行合作;腾讯和丰田开展合作;宝马与华为展开合作。

心理上难接受

欧洲车企与中国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同时中国技术进步也十分明显。然而,一位长期驻留中国的欧洲高管指出,“西方技术优越”这种老旧的观念在某些群体当中依然存在。

这位高管表示,许多人难以适应中国如今在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新现实。这或许是由于某种傲慢或者天真的原因。

瑞士工程软件集团 AutoForm 的中国业务负责人 Christoph Weber 表示,西方品牌在开发有竞争力的软件这方面进行过尝试,然而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同时,他们还没有在情感层面上接受中国的崛起。

有些人仍在躲避现实,他们忽略了电动汽车技术具有绝对的优势,同时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即将来临。

福特汽车的副董事长、曾经的 CFO 约翰·劳勒表明,欧盟寻求与那些期望在欧洲创建电池合资企业的中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这是一种具备实际性的做法。

我认为,他们(中国车企)对电气化的关注比世界其他地方更早。因为他们在内燃机领域不占主导地位。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是电动出行领域的领导者,同时也是电池技术的领导者。

更多的一手新闻,欢迎大家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来订阅凤凰网科技。如果想要看深度报道,就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