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社会科学辑刊严打AI生成论文:一经查实即退稿并列入黑名单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18 16:02:08     164

如果查实是使用 AI 工具生成的学术论文,那么本刊会将其退稿,并且会对作者施行黑名单制。

4 月 14 日,辽宁社科院主办的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发表声明。近期,《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察觉到有多篇投稿论文存在 AI 生成或者辅助创作的情况。这种现象严重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本刊对这类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表明,本刊会加强审稿机制。会采用技术检测与人工审查相互结合的办法,以防止 AI 创作所导致的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呼吁学术共同体能够自我约束,坚守论文应具备的原创性和真实性的底线,一起维护学术的尊严。声明最后明确指出,学术研究必须以独立思考作为基础,任何企图通过投机取巧来达成目的的行为,都是对科学精神的不尊重和亵渎。本刊对违规行为会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在微信公众号留言区与网友交流时表明,能够用查重软件来识别由 AI 创作的文章,并且还称“我们只是不愿放弃思考而毁掉一代人”。

近日,多家期刊就严格规范AI技术的使用亮明态度。

4 月 14 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邮政学术期刊《邮政研究》在其官网发表声明。声明称,本刊不接纳人工智能(简称“AI”)工具作为署名作者,并且参考文献中也不应包含将 AI 列为作者的论文。同时,禁止使用 AI 工具来生成文章的核心观点、主体架构、创新设计、原始数据以及主要内容等。

《邮政研究》编辑部提醒,若在论文写作中使用了 AI 工具,作者在投稿时需在匿名稿件文末做出如下说明:一是要说明所用 AI 工具的名称、版本以及开发者等相关信息;二是要说明 AI 工具在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并且要在正文中用红色字体标明 AI 生成的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 模型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潜在风险。在 4 月 14 日这一天,《浙江园林》编辑部公布了“作者须知”以及“审稿人须知”,目的是规范二者在论文写作与评审过程中对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

其中,作者禁止以下行为:未进行充分的原创性思考与验证,便直接生成论文的核心内容,像研究假设、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结论等;利用 AI 工具生成虚假数据或者篡改研究结果。与此同时,允许进行辅助性工作,例如文献检索与整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以及语法检查等。

审稿人不得有以下行为:在未充分理解论文内容且未进行专业判断时,不可直接采用 AI 生成的审稿意见,也不能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与偏见;要对 AI 审稿回馈内容进行真实性确认。同时,能够辅助评估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辅助识别论文中可能存在的数据异常、逻辑漏洞、方法缺陷等问题;还要检查审稿意见的条理性和语法规范。

另外,作者要求对 AI 工具生成的内容进行严谨的验证与修改,以保证其符合学术规范;要明确指出由 AI 生成的内容,或者 AI 工具在本文中所起到的作用。审稿人必须确保所使用的 AI 工具满足期刊的保密要求;在审稿意见里说明使用的 AI 工具以及其具体的用途。

《浙江园林》编辑部称,会对作者和审稿人的 AI 使用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研判。若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出现违反大模型使用规定的情况,就会直接退稿或撤稿;倘若情节较为严重,会将其列入作者学术失信名单,且在两年内禁止其投稿;要是作者是期刊审稿人,那么也会禁止其参与审稿工作。如果审稿人在论文评审过程中违反了上述规定,并且导致了信息泄露或者侵权等后果,那么就会禁止其参与审稿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会追究相应的责任。

山西省档案馆主管并主办的《山西档案》在 4 月 16 日表明态度,以抵制技术滥用。该刊不接受任何由 AI 生成的学术论文,要求投稿论文必须是作者独立完成的原创成果,同时引用文献需规范标注且符合《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刊从 2025 年 5 月开始正式使用“知网 AIGC 检测服务系统”。所有的来稿都必须经过 AIGC 内容检测。如果稿件中疑似 AI 生成的内容超过了规定的阈值,就会启动人工复核机制。

《山西档案》编辑部提及,初次检测到违规稿件的话,会对其进行退稿处理并且记录备案;已经发表的作品,如果在事后被发现是 AI 生成的内容,就会启动撤稿程序。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