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中心《环球问策》系列报道
4 月 17 日,360 集团的殷宇辉,他是高级副总裁兼数智化集团 CEO,在品牌发布会上进行了宣布。智能业务协同产品 360 织语正式升级为 360 智语。这一举措标志着 360 集团在“All in AI”战略之下,对政企数智化转型进行了又一次深度的探索以及布局。
殷宇辉详细地阐述了此次品牌升级所包含的初衷以及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他说道:“最开始叫做 360 织语,其目的是希望能够把大家像‘织’东西一样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体现一种连接的感受。然而,在近些年当中,特别是最近的两年时间里,360 在从安全向人工智能的双主线战略发展之下,已经发布了许许多多与‘智’相关的品牌,这些品牌都是与 AI 相关的大模型以及工具。”此次更名为 360 智语。这不仅是对产品名称进行了更新,同时也是我们响应集团“All in AI”战略的一个行动,更是我们深化政企数智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殷宇辉强调,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升级,能让 360 智语成为政企客户在数智化转型道路上的得力助手。我们要用 AI 帮助企业以正确且安全的方式引进大模型能力,利用 AI 改造业务流程,使 AI 成为生产要素,切实渗透到组织末梢。
随后,殷宇辉展示了 360 智语在复杂政企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成效,通过典型的行业落地场景来呈现。在公安领域,360 智语与某地公安一同构建了新一代协同智能警务平台。此平台从打造智能工作流开始,借助 AI 提升情指行一体化协同作战的能力。殷宇辉举例表明:360 智语将内部多个垂直系统进行了打通。这样一来,民警在 APP 上能够看到执勤人员与警情的距离,还能规划出最佳路径,从而使出警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新一代协同智能警务平台应用后,AI 能够深度解读行为意图。在此情况下,预警准确率提升到了 90% 以上。在维稳、应急等警情协同工作里,响应处置的启动时间缩短了很多,缩短的幅度达到 3 倍多。
他指出,360 智语和其他协同办公平台有所不同。360 智语致力于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打破政企内部的信息孤岛。殷宇辉称,在政企市场中,大量的政企业务采用招采制。这种方式导致了业务系统呈现出“烟囱”式的建设形态。而 360 智语作为业务“缝合体”,具备能够快速整合各类系统的能力,还能提供统一入口,从而满足企业自身对于保密合规的要求,以及实现信息数据在内外网的安全传递等复杂需求。
殷宇辉在安全性方面强调,360从大模型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可信、可控、安全向善的理念。比如,他们的智盾产品能够对大模型输入和输出内容进行判别、鉴别和过滤。并且,还提供了全程水印以及敏感操作溯源等安全功能,以此来确保 AI 使用过程中的证据链完整且可追溯。
殷宇辉针对团队规模和定制化需求的问题进行了表述:360 做 to B 的队伍规模较为庞大。其产线分为安全和人工智能两大部分。在人工智能侧,又包含 360 智语、AI 知识库、人工智能底座等多条产线。总体来说,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人规模的大 to B 组织。同时,我们还整合了一些生态合作伙伴,与这些合作伙伴一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完成细粒度业务的构建。
谈及未来时,殷宇辉表明 360 会一直投入 AI 技术的研发工作。他强调竞争的重点并非基模本身。他还表示 360 会凭借安全大模型以及大模型安全等具有优势的领域为基础,并且会面向复杂的场景以及行业业务,持续提升在知识理解、OCR 对齐等领域的能力。他举例表明,在 IoT 视频图像理解领域,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即能够快速抽取门铃图片的标题,还能够进行人数物的识别等。这些能力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