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要航空装备。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 60 吨。它能够载水 12 吨。它的最小平飞速度是每小时 220 千米。它的最大实用航程达到 4500 千米。
从外形方面来看,AG600 与大部分飞机存在差异,原因是它需要同时兼顾在陆地上和水面上起降。空气和水都属于流体介质,然而二者的密度相差将近 800 倍。因此,要实现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并非易事。究竟是哪些独特的设计,使得它具备了这样的本领呢?记者对 AG600 的升级版,即新构型灭火机 AG600M 进行了独家探访。
AG600 飞机有着独特的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它能够在水上自由起降。同时,它还可以灵活地执行各种任务,并且其应用场景也十分多样。
森林火灾是各类自然灾害中很难控制的。灭火时,如果全靠人力扑灭,效率低且非常危险。AG600 灭火飞机单次投水量 12 吨,可覆盖 4000 平方米火场,其效率相当于 300 名消防员 2 小时的作业量。它还能担任空中指挥,可进行人员物资的转送,执行通信中继任务等。
AG600 在取证试飞期间,参与过湖北荆门的多型航空器协同应急救援灭火实战,也参与过四川雅江的相关实战,还参与过贵州兴义、晴隆以及陕西潼关县等地的此类实战。未来基于这型飞机,能够扩展危化品应急处置等用途,能够扩展医疗保障等用途,能够扩展海洋执法维权等用途,能够扩展海洋环境监测等用途。
AG600 飞机用途众多,它何时能真正投入使用呢?4 月 20 日,AG600 飞机取得了型号合格证。按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的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获得适航证才可以投入运行。
适航证件分为:
“TC”——型号合格证
“PC”——生产许可证
“AC”——单机适航证
AG600 此次获得了第一步,即型号合格证。这意味着什么呢?要投入运营还需要经历哪些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解读吧。
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的 AG600 型号审查组组长张迎春表示:申请人向民航局提交申请之后,AG600 型号合格审定取证阶段完成了诸多验证试验,共 8696 项;还进行了累计 2167 架次的试飞以及 4931 小时的试飞;批准了 6685 份符合性报告;通过这些工作验证了对审定基础上 353 项要求的符合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专家,也是《航空知识》的主编王亚男表示:型号合格证主要用于衡量一架飞机是否符合其设计技术指标,以及是否符合适航标准,这能证明这架飞机有能力在其设定的任务场景中安全且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随后,AG600还得取得生产许可证以及单机的适航证。生产许可证所衡量的是制造企业具备成规模生产既定产品的能力,单机适航证所衡量的是飞行器个体具有适航的能力。
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 AG600 型号审查组组长张迎春表示:除了其他方面,还需要进行运行前评审,其中包含一些试飞工作,以确定其符合运行类的规章。在将其交付给最终用户之后,还需要为用户开展人员培训以及维修培训等相关工作,从而确保航空器能够正常使用和维护。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机载民机产业部副部长张超表示:首个采用全国产机载系统和设备的大型特种飞机,在推动构建自主安全的民机机载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国内首次由我们 5 家系统集成商独立自主开展了航电、飞控、高升力等核心关键系统的研制任务,并且带动了近百家设备供应商参与到研制中。以 TC(型号合格证)取证作为牵引,我们机载行业实现了全行业适航理念的认识升级以及适航工程能力的提升。AG600 飞机的机载系统以及上千项机载设备,在国内首次按照适航标准,分层次、分级别地开展了从系统到设备,再到软硬件的适航验证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专家,也是《航空知识》的主编王亚男表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当下的国际航空产品里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属于特种作业飞机。在国际市场上,目前正在服役的水陆两栖飞机大多是在几十年前研发生产的,这些飞机的性能与能力和现在中国所产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还有辽阔的近海。同时,我们拥有大量的森林。这些都需要特种飞机来进行保障,以便在应急救援条件下发挥作用。因此,中国需要研制自己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考虑到中国航空工业的现状,我们完全有能力打造这样一款成功的产品,并且它将为中国的通航产业乃至整个航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