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工信部强调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 车企宣传重点或将调整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22 10:01:40     78

4 月 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举办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的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及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派出了近 60 名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强调:不得进行夸大与虚假的宣传;要严格履行告知的义务;必须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以及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要切实把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提升上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的产品和战略发布会上,多家车企多次提到“智驾”“高阶智驾”“L3 级智驾能力”等这些关键词。上海车展即将来临之时,随着监管变得更紧,车企在宣传方面的重点或许会有所改变。

让智驾更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表明,2024 年上半年,我国 L2 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的渗透率达到了 55.7%。预计在 2025 年年底,这一数据有希望达到 65%。今年,随着 L3 级自动驾驶政策的突破,车企加快了量产布局的步伐,消费市场对能够“解放双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智能驾驶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_整治智驾“蒙眼狂奔”,国家出手了_整治智驾“蒙眼狂奔”,国家出手了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智能驾驶规范化

近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在一篇名为《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的文章中,提及了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并且揭示出其原因,即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存在不足,错误地认为“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文章表明,部分驾驶人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之后,做出了玩手机的行为,做出了睡觉的行为,做出了聊天的行为,做出了吃东西的行为等危险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公安部在文章中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倘若车企借助广告或者宣传材料进行虚构以及夸大辅助驾驶功能的行为(例如把 2 级辅助驾驶说成“自动驾驶”),从而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误导,那么市场监管部门能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这种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 5 至 10 倍的罚款,要是情节较为严重的话,就会吊销其营业执照。虚假宣传若导致严重后果,比如引发了交通事故并致人伤亡,那么就有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人可能会被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要并处或单处罚金。

近日汽车行业举办了很多发布会。在这些发布会上,车企一方面展示着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也经常提到智驾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智能辅助驾驶落地的时候,存在着一些传播行为,这些传播行为混淆了用户的视听,使得用户对 L2、L3 的认知不够,从而带来了驾驶安全风险,并且会给行业带来较大的风险。4 月 16 日岚图 L3 级智能架构技术发布会结束后。岚图汽车 CBO 兼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于乘用企业而言,L3 的来临,不仅意味着责任主体有所改变,主机厂还应当将技术冗余做到最好。

岚图汽车 CEO 卢放称,L3 与 L2 相比有更高要求。例如在系统的可靠性和持续性方面,智能驾驶系统每运行 10 亿小时,可能出现的故障不能超过 10 次。这使得对整车系统的安全能力要求极高,而这背后依靠的是全链路的冗余。卢放认为,目前所有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都属于辅助驾驶。即便存在所谓的 L3 级,那也只是辅助自动驾驶。其功能只是在有限定的情况下可以脱手脱眼,并且责任是由厂商和驾驶员共同来承担的。

自动驾驶有几个问题需讲清楚:到底是由人来负责还是车来负责?倘若由人负责,那这便是一种具备便利性的功能。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 CEO 袁小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要是不能 100%确定,在宣传时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误解。倘若不保持谨慎态度,一个生命或许会因这样的误解而受到损害,这与沃尔沃的价值观是相违背的。沃尔沃绝对不会把便利性功能和主动安全混淆起来。

未来我们期望部分车具备 L3 软件能力,但不具备硬件能力。另有部分车拥有 L3 乃至 L4 的软硬件能力,甚至可升级至更强大的软件能力供用户使用。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 何小鹏称,汽车厂商最好提前在硬件方面进行布局,软件可通过 OTA 升级,在此基础上等待政策法规趋于成熟与完善,以保障安全性。

规范行业发展

今年 2 月 28 日其实就已经有动作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通知要求对营销宣传行为进行规范,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准入和召回管理,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维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公共安全,推动新技术的规范应用。

《通知》要求在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方面,补充添加有关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 OTA 升级信息的技术参数,将其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品准入以及生产一致性管理范畴,同时向市场监管总局进行备案,以此来保障汽车产品缺陷调查和召回管理能够顺利地开展实施。企业需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以及 OTA 升级活动展开充分的测试验证工作。要明确系统的边界以及安全响应的相关措施。务必保证控制策略是合理的。要严格履行告知的义务。确保在开发阶段、生产阶段以及运行阶段都能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介会聚焦于《通知》中有关产品准入以及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要求,对汽车生产企业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听取,同时也听取了相关建议。

网传会议纪要提及此次会议,监管部门要求降低频繁进行 OTA 升级的情况,并做好版本风险管理。对于紧急的 OTA,需走召回、停产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批流程。因为频繁的 OTA 可能因软件不成熟而带来安全风险,而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能够确保 OTA 升级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从而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行业专家分析,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此公告。这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会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也会为产业的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 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即“新国标”)。不止于此,新国标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新国标首次提出了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此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4 月 17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署名文章里说,宣传表达起到连接产品与用户认知的作用,这是关键的一环。并且必须把真实、清晰、负责任当作基本原则。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GB/T 40429-2021 等相关规定来做,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命名、表述方式以及宣传内容进行规范。汽车行业组织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和营销宣传,付炳锋表示这将推动形成“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的健康发展生态。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