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车展之时,上海的气温达到了接近 30 度的程度,同时汽车行业的热度也在快速地上升。
4 月 16 日到 17 日期间,华为在上海举办了鸿蒙智行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有多款新车上市。并且,华为首次公布了传闻了很长时间的“尚界”品牌。“尚界”品牌是鸿蒙智行体系之下的第 5 个合作品牌,是由上汽集团与华为一同打造的。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上汽从去年起就开始与华为商谈新品牌的合作事宜,上汽首期投入 60 亿元,并且有超过 5000 名员工来支持新品牌的发展。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积极投身其中,必定会拿出最优的资源来支持尚界取得成功。
年后鸿蒙智行体系内 5 个品牌迎来了更新。其中有问界、享界、智界、尊界等多款新车,还有尚界这一全新品牌。在各个品牌的新规划下,鸿蒙智行的产品线将扩充到 8 款车型、10 余个版本。这些车型覆盖了轿车和 SUV,技术路线有纯电和增程两种,售价区间从 22.98 万到百万元级别。
鸿蒙智行的车型选择较为繁多,然而其内部的不少车型存在定位相近且售价相近的状况。例如,智界 R7 与问界 M7,它们的售价较为接近,动力方案也相似,车型定位也趋于相同。享界 S9 的增程版起售价降低到了 30.98 万元,这与智界 S7 的高配版本形成了价格上的重叠。
要同时容纳 5 个品牌和十余版本车型,这是华为必须要去解决的一个难题。鸿蒙智行的经销体系眼下包含鸿蒙智行门店、华为终端门店以及部分车企门店。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越来越多由华为赋能的车企产品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销售,怎样去平衡各方的利益,避免内部产生消耗,并且提升整体的表现,这将会持续对华为的经销能力构成挑战。
3年扩张至5个品牌
从2022年2月问界M5上市至今,鸿蒙智行已走过3个年头。
从最初的一个零部件供应商,华为逐步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问界是鸿蒙智行的首个品牌,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推出了它。2022 年 2 月,华为以“深度赋能”的供应商身份首次参与,在汽车产业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发力,推出了问界 M5。之后,华为线下门店有了汽车的身影,“卖车”成为华为经销网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问界是鸿蒙智行旗下唯一的汽车品牌,并且得到了华为的大力支持。2023 年 9 月,华为发布了新款问界 M7,之后问界品牌的单月销量达到了 4 万辆级别,这也达到了鸿蒙智行以及问界品牌的巅峰水准。到 2023 年年末,问界品牌推出了 3 款 SUV 车型,分别是 M5、M7 和 M9。
2023 年年底,第二个品牌智界登上鸿蒙智行的舞台。智界依托奇瑞汽车,首先发布了中大型轿车智界 S7,然而这款车未能像问界那样取得成功,多个月的销量都在 1000 辆以内。智界品牌的第二款车型 R7 在市场上表现较为良好,于 2024 年 11 月上市后,每月的平均销量约为 10000 辆。
增程版 S9 的价格下探至 30.98 万元。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制图
鸿蒙智行计划在 5 月推出第 4 个品牌的首款车型。这款车型是尊界 S800。尊界 S800 对标奔驰迈巴赫等超豪华品牌。尊界 S800 预计售价达百万元级别。由于制造方是江淮汽车,且江淮汽车以商用车为主,所以尊界 S800 的定位和售价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质疑。
4 月 16 日,华为与上汽集团宣告要推出第 5 个合作品牌,名为“尚界”。此品牌的产品定位或许是中端市场,其售价处于 15 万至 20 万元之间。上汽集团的总裁贾健旭表示,该品牌的首款车型计划在今秋进行发布。
鸿蒙智行体系下的品牌有 5 个,已知车型有 8 个。这些车型覆盖了轿车和 SUV 两大产品类别,包含纯电和增程两大动力类别,以及中型到大型等多个尺寸的汽车产品。
新车挤爆华为门店
鸿蒙智行合作的车企数量在增多,这体现了车企对华为的认可。同时,这也在客观上使得终端销售压力加剧了。
鸿蒙智行的销售体系涵盖了部分华为终端门店以及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还有赛力斯主导的 AITO 问界门店。部分华为终端门店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能够进行多品牌车型的销售。然而,在线下实际的销售及服务环节中存在着挑战。其中最为直观的挑战在于车型快速增多,但很多门店的展位是有限的,所以不得不有选择性地摆放部分车辆。
北京市朝阳区某华为门店。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该体系下目前有 7 款车型在售,这些车型共 11 个(包括增程版和纯电版)。传统的华为消费及电子产品门店(像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展厅面积比较有限,大多只能摆放 1 到 4 辆汽车。例如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商场一楼的华为门店里,只展出了享界 S9 增程版和智界 R7 增程版这 2 个车型。
店内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因为店内面积有局限,所以只能摆放 2 辆汽车。正因为如此,店内摆出了 2 款新车型。
上海等地的华为终端门店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某华为授权门店里,约 70 平米的展厅被 4 辆车挤满了。然而,近期推出新款的问界 M5、问界 M9、问界 M8 等车型却不在其中。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华为门店。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这些门店不仅能销售部分汽车,还能进行全品牌车型的销售。不过因为条件受限,大多车型被存放在地库或临近停车场的位置。然而,这对相关车型的曝光度产生了影响。
鸿蒙智行有用户中心,这是华为在 2024 年大力建设的经销网络。这些门店占地面积比较大,配备的人员也比较多,并且大多是汽车销售出身。它们能够承担更多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比如在深圳市南山区的某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就陈列了超过 6 款车型。
鸿蒙智行门店对华为终端门店的不足起到了有效补充的作用。然而,仅仅提高展出面积和曝光只是迈出的第一步。随着鸿蒙智行体系下车型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同品牌车型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在上述北京市朝阳区的门店里,店内的工作人员在解释摆放智界 R7 而不是问界 M7 的原因时说:“智界 R7 在配置方面比问界 M7 多一个空气悬挂,并且性价比更高。”
智界 R7 存在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其售价在 24.98 万 - 33.98 万元之间;问界 M7 也有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售价为 24.98 万 - 32.98 万元。同为中大型新能源 SUV,二者的价格区间较为接近,几乎一致。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门店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智界 R7 推出之后,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以往的明星车型问界 M7。
享界 S9 和智界 S7 可能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两款车都是中大型轿车,智界 S7 的售价在 22.98 万到 32.98 万之间,享界 S9 推出新车型后的价格为 30.98 万到 44.98 万元,它们的售价已经有了重叠。
部分门店资源有限该如何看待呢?销售资源该如何分配呢?体系内车型的销售情况该如何平衡呢?时代周报记者向华为方面了解上述这些信息,然而截至发稿时并未获得答复。但可以明确的是,作为合作方,各家车企都期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得到更多华为销售资源的支持。
5界同台会加剧资源争夺吗?
第 4 个品牌尊界即将登场,第 5 个品牌尚界也在推进之中,鸿蒙智行的销售体系能否适用呢?
合作车企以赛力斯为代表,正在为自家品牌搭建另外的销售网络,也就是 AITO 问界门店。今年 1 月,AITO 问界在北京的赛力斯直营店在长安街开业。这家店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直营门店之一,能够容下目前问界品牌的所有车型,并且有专职的销售人员负责。
问界在当下几个合作品牌中线下门店数量最多,有 800 多个。相比之下,享界进入了约 700 个门店,智界进入了 600 多个门店。并且享界和智界都还没有车企自营的销售渠道。
业内人士称,问界凭借先发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在鸿蒙智行体系内长期占据着销量的主要部分。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在今年 3 月表示,当时问界品牌已销售约 60 万辆汽车。而鸿蒙智行在同期累计的汽车销量约为 68 万辆,智界、享界等品牌与问界仍存在显著的差距。
北京市某AITO问界直营店。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车企与华为合作的核心诉求是改善市场表现。在 2025 年即将到来,其中包括尊界和尚界之时,合作车企能否得到华为更多的支持,还是其资源会被稀释呢?
好消息是,有一个尊界品牌,它定位超豪华,定价处于百万元级别。或许这个品牌将拥有独立的销售资源来给予支持。
此前媒体有报道,鸿蒙智行的门店会划分出尊界的单独展位,其销售以及交付工作都由尊界的专属人员负责,这就如同奔驰为旗下高端品牌迈巴赫营造豪华感的方式一样。尊界授权门店所需要满足的要求要比鸿蒙智行的其他品牌更高,其中包括门店的面积以及资金能力等方面。
上述上海华为门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明,他们店内不会负责尊界的销售事宜。“尊界会拥有专门的销售门店。”
尚界在官方定位方面更侧重于大众市场,其定价或许集中在 15 万到 20 万元这个级别。尚界品牌的加入,有可能会使合作品牌对华为销售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
深圳市南山区某鸿蒙智行门店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华为早早察觉到了销售网络的局限。有消息表明,华为从 2024 年起加快了鸿蒙智行门店的拓展速度,打算在 2025 年开设 1000 家门店。然而,华为官方并未对这一数字予以确认。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确保更多品牌以及车型的销售和服务事宜能够得以开展,华为有必要对其经销体系持续地进行升级以及扩张,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品牌构建出更为适配的销售体系。
(时代周报记者赵昱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