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软正式宣布:“AI 同事时代”已经到来!Microsoft 365 Copilot 在今天迎来了一次重大更新,其中智能体 Researcher 和 Analyst 强势登场。同时发布的 2025 工作趋势报告预言,2025 年将成为人机混合的“前沿公司”之年。
就在刚刚,微软宣布:AI同事真来了!
CEO 纳德拉亲自推荐,他激动地说:今天,对于 Microsoft 365 Copilot 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Copilot 的界面已经实现了完全的 AI 化。纳德拉宣称,它就如同自己在工作日里的脚手架一样,是完全离不开的。
微软发布了一份 2025 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同时,微软宣布 2025 年为前沿公司诞生之年。
只有把 AI 和智能体相结合的公司,才可以释放出巨大的价值潜力。
微软设想这些前沿公司会围绕“按需智能”来进行构建,同时会由“人机混合”团队给予支持。
未来两到五年内,每家公司都要开启成为前沿公司的旅程。81%的领导者已经表明,他们预计智能体在 12 到 18 个月内会融入自家公司的 AI 战略。
准备好,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与你共事的就会是一批AI了。
新AI同事来了!微软挑战谷歌,颠覆白领
微软的野心很大!
在这次最新的 Copilot 更新里,藏着一个很大的愿景。这个愿景是,AI 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要成为未来的“AI 同事”。
Nadella称,这对 Copilot 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Microsoft 365 Copilot 进行了新一波更新,此次更新把网页、工作内容以及 Pages 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专门为工作而设计的全新系统。
这个系统是我们通往 AI 智能体世界的一个窗口。更先进的模型会与我们协同工作,自适应记忆和推理智能体也会与我们协同工作。
Nadella亲自示范了「AI同事」的四种用法:
1. 全天候专家:Researcher和Analyst
微软的更新里有两个新的 AI 智能体,它们名为 Researcher 和 Analyst,并且是由 OpenAI 的深度推理模型来提供支持的。
Nadella 称,新聘请的研究员已成为自己的专家,并且新聘请的分析师也已成为自己的专家。
Researcher 能够汇总和综合网络以及所有企业数据的信息,通过多步骤推理,还可以针对任何主题或项目创建超级有见地的报告。
分析师能够把来自好多来源的原始数据转化为深刻的认识、预测或者出色的可视化效果。
我们能够借助微软全新的 Agent Store 以便轻松地使用智能体。
2. 重塑工作流:Notebook
Notebooks 拥有 Web、Work 和 Pages。它能够借助 AI 来进行构思,同时还可以与其他人展开协作。
Nadella 称,Notebooks 对他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它能够整理项目的所有不同类型的数据。其中包括 Pages、文档、网站以及团队会议等方面的数据。而 Copilot 会依据这些内容自动生成报表。
Nadella 认为,最棒的功能是能够将它们转换为一种新的模式,例如音频概览。
这个功能完全是在截胡谷歌的「NotebookLM」!
3. 全新搜索功能:Search
Copilot增添了全新的综合搜索功能,此功能涵盖了所有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包括从 ServiceNow 到 Google Drive、Slack、Confluence、Jira 等第三方来源。通过这一功能,打破了信息的孤岛。
数据存放在任何地方,我们都能迅速获得相关结果。因为 Search 能够带回 Copilot 给出的答案,同时也能带回所有的源数据。
4. 全新构建能力:Create
Create 把 OpenAI 的 GPT-4o AI 图像生成器带到了工作场景中,这样就开启了每个人的设计和内容创作技能。
它能够轻松地对品牌图像进行修改或自定义,也能够生成与公司品牌相符的 AI 图像,还可以创建包含营销文案、社交资源以及新闻稿横幅、视频等在内的所有内容。
点击几下,就能将 PPT 转换成讲解视频,还能根据 Copilot 中的提示生成图像。
微软称,人类正步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AI 能够凭借惊人的方式进行推理并解决问题。
这种「按需智能」将重写商业规则,并改写当下的知识工作。
“AI 同事”如同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时代那般,需要历经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将其全部潜力展现出来。
微软年度报告发布
25年是前沿公司之年
就在今天,微软发布了2025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整合了全球的大规模调查。这份报告整合了 Microsoft 365 的遥测数据。这份报告整合了 linkedIn 的招聘和劳动力趋势。这份报告整合了 AI 原生初创公司的见解。这份报告整合了经济学家的见解。这份报告整合了科学家等的见解。
所有数据都指向一个趋势,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人类的工作场合,已经正在发生一场巨变。
一种名为「前沿公司」的新型组织正在出现。
什么是前沿公司
前沿公司,要满足三个条件:
领导者在“智能体老板思维模式”的各项指标上均领先于员工,尤其在对人工智能智能体的熟悉程度方面,二者存在 27 个百分点的差距。
微软预测,在未来的两到五年时间里,每一家公司都将会转变为“前沿公司”。
82%的领导者觉得今年是重新思索关键战略与运营的重要年份。并且 81%的领导者表明他们预期在接下来的 12 到 18 个月里,智能体将以一定程度或广泛的方式加入到企业的 AI 战略中。
微软预计,想要变成真正的「前沿公司」,需要三步走:
1. 将AI作为助手来简化工作任务;
2. 增加AI智能体作为新的「AI同事」;
给予 AI 同事更多的自由,人类主要负责为“AI 同事”确定方向。
微软设想了 AI 同事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最终会形成一种工作场所,在这种工作场所中是“人类主导、智能体操作”的,员工可以在其中指挥人工智能系统。
当然,AI 智能体仍处于早期阶段,“AI 同事”也处于早期阶段。这种转变需要时间,这种扩散也需要时间。
互联网时代创造了数十亿新的知识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包括产品经理、UI 设计师、程序员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师。
AI 世代会催生新的角色。这次新的“AI 同事”不是人类。
而人类将转变为新的角色。
AI,彻底重塑未来公司
如果你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就知道它将重塑商业,会发生什么事?
如今,我们正处于这样的AI阶段。
从此,智能不再因人数或专业知识而受到限制。这种“按需智能”,将会成为一个杠杆,用来弥合商业需求与人类能力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调查显示,全球有 80%的劳动力都报告称自身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每 2 分钟就会被会议打断一次,每 2 分钟也会被电子邮件打断一次,每 2 分钟还会被消息打断一次。
而AI同事,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微软数据表明,员工每两分钟就会遭遇一次中断。同时,在最后时刻,工作量会急剧增加。微软将这种现象称作“能力差距”。
AI 智能体团队会对组织架构图进行彻底的颠覆,我们将会看到大量人类与智能体相互组合的情况。
未来,公司为了使人机团队达到最大化,甚至需要一个新的指标,即“人机比例”,并且要找到最恰当的配比。
未来,每位员工都将成为智能体的老板。从董事会层面到一线岗位,每位员工都必须如同一家由 AI 驱动的初创公司的 CEO 那般去思考。
很多员工表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有 80%的员工都有这样的感受。微软觉得 AI 智能体能够成为缩小生产力差距的一种办法。
AI智能体,硅谷大力押注
AI 智能体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然而毫无疑问,它正成为各公司重点投入的方向。
业内人士都确信,AI 智能体象征着下一个大事件。
OpenAI 发布了 Operator 这一工具,该工具能够使基于网络的任务实现自动化。
它们推出了 Deep Research ,并且声称该研究能够收集整个网络的信息,还能将这些信息汇总成容易理解的报告。
亚马逊推出了一款模型,此模型的目的是接管用户的网络浏览器,并且它还能够执行简单任务。
Anthropic 推出了自己的 AI 智能体,谷歌也不甘落后地推出了自己的 AI 智能体。
微软的全新 AI 工具将在 5 月下旬推出。微软体验与设备首席产品官 Chennapragada 已搭建好被称为「AI 世界浏览器」的舞台。
从前的科技革命从根本上对我们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改变。现在人类 - 智能体团队的转变,不但会改变工作内容,而且会改变完成工作的主体是谁。
找到最佳平衡很重要,这个平衡是指人工判断与 AI 辅助之间的平衡。智能体过少会降低生产力,智能体过多也会降低生产力。
CMU:AI智能体同事翻车了!
微软的构想颇为宏伟。然而,去年 CMU 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当下的 AI 同事在实际的工作环境里仍旧会出现问题或失误。
此前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了验证“AI 同事”到底行不行,用 AI 智能体组建了一家“假公司”。
论文链接:
AI当同事,似乎还是一场灾难。
CMU模拟出了一个小型软件公司的工作环境,其中包含内部网络,还有类似 Slack 的内部聊天程序,以及员工手册。并且,CMU 还设计了一个“求助角色”,这个角色同时兼任 HR 和 CTO。
任务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分析数据库,以及收集反馈并进行评估。有些任务还需要考验视觉能力,例如在视频中为公司挑选一个健康的办公室。
目前表现最好的模型是 Claude 3.5 Sonnet,即便如此,它也只能完成不到四分之一的任务。
Gemini 2.0 Flash 完成的任务约为 10%,GPT 完成的任务也约为 10%。
当然,这个“假公司”并非是对智能体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完美模拟。
实际上,大多数智能体需要与人类协同工作。这些未来的“AI 同事”在遇到障碍时,人们能够即时调整方向。
比如穆迪是众多尝试使用内部数据训练AI的公司之一。
这家金融服务公司已有 116 年历史。它正在利用 AI 智能体系统来实现业务分析的自动化。这些系统能够从数十年的研究、评级、文章以及宏观经济信息中提取出见解。
强生公司通过使用微调的内部 AI 来整体自动调整温度等因素,也能够通过调整压力等因素,从而将生产新药背后的化学过程时间缩短 50%。
但事情的发展方向看起来与几年前大多数人的预期不同。
AI智能体真的变成「AI同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业革命历经约 100 年,互联网历经约 30 年,仅能预见的或许是 AI 会走得更快。
从 GPT 开始,到如今的“AI 同事”,我们多次听闻关于 AI 即将取代人类工作的说法,然而这些说法似乎更像是一种魔咒。
微软的AI智能体,会打破这些魔咒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