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3 日消息,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官方公众号称,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将至,2025 年中国航天大会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术研讨会在 4 月 23 日于上海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探索浩瀚宇宙、开发太空资源”。
会议持续半天时间。在《我国太阳空间探测的现状和展望》这份报告里,南京大学的方成把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报告提及,南京大学以及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提出了“羲和二号”日地 L5 太阳探测工程,此工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初步规划是在 2028 年进行发射。该项目能够达成国际上首次在日地 L5 点布置一颗人造探测器这一重要的突破,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启了太阳立体探测的时代。
IT 之家进行查询后得知,日地 L5 点也就是日地第五拉格朗日点,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 1.5 亿公里。在这个点上,卫星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并且,日地 L5 点是国际探测尚未涉及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开展探测,其科学意义非常重大,工程可行性也比较好。结合近地观测,在日地 L5 点能够实现太阳活动现象的三维重构,这为揭示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信息。
2011 年 10 月 14 日,“羲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羲和号”的全名为“太阳 Hα 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升空这一事件打破了我国无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的历史。
“羲和号”发射任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