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河北广电公布双治理投诉典型案例:1元畅享会员后续遭自动续订扣费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29 21:01:46     92

起初我以为只是自己不习惯。然而没想到。全人类都已忍受这东西许久了。

事情是这样的 托尼这两天在找选题 意外看到一个公开案例分析 看完让人心情舒畅

“河北广电”官方公众号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该案例与“双治理”投诉机制有关。情况大致如下: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2025年1月,河北邯郸有互联网电视用户反映,其在某电视机上参与了优惠购买活动,该活动为“1元畅享7天会员,后续每月35元自动续订”,之后购买了电视影视服务

后面的故事大家大概都能猜到。这位用户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因疏忽收到自动续约短信通知。却未在会员到期前关闭自动续订功能。结果被系统扣除35元续订费。

但是这哥们和大部分人不同。他一点没惯着平台。直接向广电投诉。要求关闭续订服务。还申请退费。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堪称吾辈楷模。其绝不轻易给平台送钱,即便被扣钱也绝不内耗,而是直接重拳出击 (bushi)。

好在广电总局投诉受理中心接到反映。立刻联系平台核实处理。结果认定这哥们收到会员到期续订短信提醒后未及时关闭续费。致使系统自动扣费35元。

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

后台数据表明,在扣费的这段时间里,这男子没有产生会员使用的记录。这意味着他真的是忘记关闭了,并非是购买使用后觉得满意又后悔,进而吵嚷着要退钱。这名男子确实只是“吃了一碗粉”!

提供会员服务的平台还算通情达理。后来它主动帮用户取消续订。还把当次续订费用全额退还了。

这个案例里的消费者经历的事儿,大家应该都很熟了。

我们日常使用的软件会采用首月骨折价策略吸引用户。这些软件涵盖各大视频平台。还包括各类工具。甚至有一些企业咨询查询类 APP。

那么大一个红包挂在那里。会员价格只有个位数。只要轻轻一点。就能拥有那么多特权。这对羊毛党来说。简直像兴奋剂。不开的话。晚上在被窝里都得复盘。得后悔一两个小时。

很多软件的会员甚至更狠,直接前 7 天或者首月不要钱。

但是你若真占了这点便宜就会发觉,心理压力极大。千万别忘了在下个月扣钱前把会员停用。因为玩这种手段的平台,无一例外都会在你首月尝到甜头后,下次扣钱就恢复到离谱的原价。并且还是自动扣钱,让人防不胜防。

会给用户发送短信进行告知。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续约。这样的做法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很多平台在免费试用以及首月优惠结束之后。不会给出任何提示。而是直接进行扣钱。就是赌用户开通会员之后忘记关闭自动续费功能。

每次碰到这种事情,托尼都觉得特别难受。就好像好不容易占到的便宜,一下子又成了额外的麻烦。

但真要让厂商退款就会扯皮。因为平台已告知,会员从第二个月起价格不再那么便宜。我们点了同意就表示认可此策略。若非要指出平台的问题,就是提示字体太小,或是藏在无人查看的用户协议里。

这时候容易陷入纠结。我到底有没有道理?如果真去申诉,能不能把钱要回来?万一扯皮很久,时间浪费了钱却没要回,岂不是又亏一次。

而且我发现不止是我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感觉。

新京报贝壳财经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调查。在此次调查里。高达93.99%的受访者有过被APP自动续费的经历。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61.45% 的受访者在扣费前未收到任何提示。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遇到自动续费问题后 33.5%的受访者选择默默接受 65.15%的受访者觉得维权不容易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唉,明明是我们不小心落入了圈套。可为啥想要回自己的钱时,却要小心翼翼。都已经纠结半天了。

这并非只是中国网民所独有的时刻。美国人民在大洋彼岸也正经历着类似情况。而且他们的遭遇甚至更为糟糕。

前两天有个新闻被爆出来。内容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Uber。该委员会指控这家打车公司。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收取一项名为Uber One的订阅服务费用。

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

案件中Uber One这项服务的策略极为眼熟令人不禁怀疑是否受到东方神秘力量指引

这个服务本质是提供免费送货与乘车折扣。开通前,你能免费试用一阵子。同时,Uber一直宣称这项服务能“随时取消”

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

身为历经无数战斗的天朝百姓,想必差友们见到这四个字已然开始警惕,只是无奈美国民众见识实在太少。

果然出事了。试用期结束后,Uber不告知用户,直接扣钱。有的用户反映,在试用期结束前就被自动扣款了。

更离谱的是 一些消费者表示 他们根本没有Uber账户 却也被收取了费用 说实话 这种无差别攻击 我们还真没见过

而要是你已经厌烦了这家公司的各种套路,想要取消这项订阅,就会发觉真正刺激的才刚刚拉开帷幕

还要执行多达32项操作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当你完成后,Uber会要求你阐述取消原因。并且让你思考一下,别急于取消

还有一些用户被告知必须联系客服才能取消,但却联系不上客服。

另一些用户称 他们联系了客服 在等待客服回复的时候 Uber扣了他们下一个计费周期的钱

怎么都得掉层皮对吧?这难缠的程度。堪比卸载XX浏览器。好嘛。原来洋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其实往前考古一下,就会发现还有更过分的。

去年六月 Adobe 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指控。Adobe 是大家很熟悉的 PS 软件的母公司。该公司在用户不知情时给用户注册默认套餐。且未清晰披露相关重要条款。

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在知晓具体的巧妙手段后 托尼觉得 Adobe 在国内 各大平台来了 都得称它为大哥

根据投诉内容,消费者通过公司网站购买订阅时,Adobe会把消费者推送至其“年度付费月度”订阅方案。该方案看似按月扣款,实则要求用户直接订阅一年。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要是消费者在未满一年时就取消订阅。那么Adobe会索要额外的半个月订阅费。这半个月订阅费作为“提前终止费”。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违约罚款。

好呀,开会员时说按月交钱。结果却是按月扣。没扣满一年却要我交罚款。这签的究竟是会员协议还是卖身契呀(不是)

更离谱的是 这么重要的事儿 Adobe把它隐藏在公司网站上 还是用小字 甚至要消费者将鼠标点到小图标上才会弹出来 这简直是主打大家一起来找茬

看来在套路面前众生平等 就连老外也无法避免 相比之下 国内这些互联网厂商还算不错 提示的字虽小 但真的会提前告知

不过话说回来 托尼依旧觉得 各个平台当前的这些会员开通策略 从合规层面很难找出问题 并且让用户以较低价格先体验一番再决定是否开通 甚至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但是,把续费会员的价格藏着掖着就很没必要了。

这些年 国内用户付费订阅习惯 虽未达很高水平 但逐年稳步增长

以大家听歌用的音乐软件为例。艾媒咨询有《2025年中国音乐行业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其中显示,49.65%的用户选择“偶尔付费”。28.20%的用户“有长期付费的习惯”。仅有22.15%的用户“从未在音乐平台付费过”。

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_自动续费很恶心?没事,老外比我们惨多了

大家自己应该能感觉到。身边的亲朋好友。还有同事。或多或少都在一两个软件中开通了会员。

托尼讲了这么多 其实是想说 只要平台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错 价格不是特别离谱 就会有不少人愿意选择付费订阅

在这种情形下,平台若玩首月低价次月提价等手段,反倒会引发用户反感,实在没必要。我明白你们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需要成本,因此收我些会员费,我并无异议。

确实是莫名其妙就被扣钱了

估计大部分人不爽的,还是这一点。

所以也期望平台真诚些。清楚告知收取多少费用、提供何种服务以及如何退订。试用结束时多些提示。哪怕只是将第二个月起涨价多少这几个小字放大些。

我只要有这样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考虑掏钱订阅的。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