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ID:nengdongreguanli
能源|动力|热管理软件|资讯|技术交流与学习
早期虽然现在CPU的制造工艺看起来很落后,显存很低,但是功率比较低,发热量自然也不高。 比如Intel的80386处理器,TDP为1.85W,最大帧率只有2.3W,所以不需要加装散热器,但不代表厂商不重视发热问题。 例如,CPU使用陶瓷封装而不是塑料封装。
486时期,由于CPU频率的提升(虽然还是只有几十MHz),发热量也有所下降。 比如Intel 486DXDX4处理器的最大帧率已经达到了5W。 当时的CPU和显卡都没有安全的温度保护机制,导致CPU时不时损坏。 所以CPU出厂时自带了一个小尺寸的被动散热片,但是导热介质是导热强力胶,而不是硅脂,这也意味着散热片贴起来很方便, 但很难去除。 不过也有一个用处……扣子是什么?
奔腾时期(或586时期),由于CPU内存超过100MHz,帧率剧增至11.2w,被动式散热片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英特尔第一代奔腾配备了带散热器的散热器一个散热吊扇,虽然体积小巧,但是很高端,已经有了水冷散热器的雏形,不过当时的显卡并没有CPU风扇专用的3PIN/4PIN针脚,以及需要从硬盘的D型4Pin接。 获得电力。
不过此时注意Socket7 CPU插口cpu 温度 软件,可以发现其外侧已经有挂耳可以固定散热吊扇,尤其是Intel Pentium MMX和AMD K6等带有金属盖的CPU—— 2、已经可以使用第三方散热器。 其实后来的显卡也有CPU散热器专用的3Pin插头。
当初的Socket7第三方散热器长这个样子,和现在的普通风冷散热器没什么区别,只是体积小了很多,终于可以用导热膏了。
随着CPU性能的不断提升,帧率也不断下降,因此散热片的本体也开始变大。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Slot1的Pentium 2时代,Intel还有一些CPU没有配备散热风扇。 但是,散热片的体积如右图所示。
奔三、奔四时期cpu 温度 软件,CPU的性能、功耗、发热量都大幅下降,因此散热器的体积越来越大,散热吊扇的规格也骤然下降。 不过1.xGHz Socket370散热片底部面积还是和插头一样。 在2.0GHz Socket478 Pentium 4时期之后,这个规格变得特别大,如右图。
不过虽然散热片规格不断提升,但在Pentium 4后期引入3GHz Prescott核心后,CPU的帧率和发热量持续下降。 好的黄铜散热器。
而且黄铜散热器比较贵重,为横置机箱减轻了很多显卡的负担,但导热性比纯铝好,但散热性能比纯铝差. 铜底、塞铜、铜铝组合翅片散热器。 右图是Intel原装的插铜散热器。 注意里面的粉色铜芯。
右图是开河3当初的铜铝组合翅片散热器,CA是铜铝组合的意思。
不过这种散热器对于低内存的CPU来说完全够用了。 但是,高内存的CPU,尤其是3GHz以上的CPU,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于是,热管+翅片散热器也应运而生,也是用铜底接触CPU。 ,并通过回流焊与热管结合。 其实当时的价格也不是买得起的,不过一开始也是立式(或者叫下推式)的。
后来人们发现把散热器竖起来可以实现合理的风道,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于是塔式热管翅片水冷散热器应运而生,也就是今天的样子,只根据散热功率 热管和散热吊扇的数量不同,散热吊扇的规格也缩减到8cm和9cm以上。 这样一来,塔式散热器可以应对更高功率的CPU,低端的双塔式水冷散热器连入门级的240mm风冷散热器都不怕。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