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本文并不是要看衰中国软件行业,恰恰相反,个人认为中国软件行业将逐步走向与美国相似的道路,但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写这篇文章其实念头由来已久,之前是大学同学通过看板方法成功地理顺了他团队的日常开发管理工作,看板方法是我阅读了这本《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后了解到的,感觉从理论上是说得通的,所以就推荐给了他,果然实践下来还是有用的:
看板方法源自于丰田生产方法,虽然经过魔改已经和丰田的看板非常不同了,但其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就是精益。那今天我无意探讨精益、敏捷这些话题,这些话题已经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内容来介绍了。今天我想闲聊天,聊聊我对中美软件行业之间的不同的看法。
橘生淮南
随手查了一下数据,全美市值最高的前 50 大 SaaS 企业的总市值已经有 1.22 万亿美元了,当然美股一般会给科技类企业特别是 SaaS 企业高估值,但反过来中国市场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百亿美元市值的 SaaS 企业,中国似乎也没有 SaaS 独角兽(我拍脑袋瞎说的,如果有烦请告知)。
相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公有云领域,美国公有云向左,中国公有云向右,阿里云即使没有最近的两起事故,她的日子也过的不是那么好,中国目前流行的是私有云专有云政企云,各种定制化的“云”,还有各种鼓吹下云的说法。反过来看 Aws Azure GCP 三巨头的营收和利润都还是强劲增长的:
那是什么造成了中美两个大国的软件科技行业出现了如此大的不同?最近阅读了丰田生产方法的总结者,大野耐一先生所著的《丰田生产方法》一书,其中一段话突然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
大野耐一先生生于中国大连,曾任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是将丰田生产方式(TPS)体系化的重要人物。
因为这一部分写的非常精辟,我就全文引用一下: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
1973年秋石油危机爆发以后,社会上对丰田生产方式开始表现密切的关注。
应该说,石油危机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很大。第二年,日本经济一落千丈,增长率降到零,当时整个产业界都有万劫不复之感。
由于经济萧条,各家公司一筹莫展。这时,丰田盈利虽然有所减少,却仍较其他公司为多,所以颇引人注意。人们说,丰田这家企业的结构是经得起冲击的……
远在石油危机之前,我就经常讲,什么叫做丰田式的制造技术和丰田生产方式,但当时却没有引起人们多大兴趣。
石油危机之后,1975年至1977年,丰田的盈利逐年增加,逐渐拉大了同其他公司的差距。于是,丰田生产方式便开始引起了注意。
在1973年之前,日本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代。当时企业的生产采用美国方式还是可行的。但是,到了高速增长停顿下来、增长率下降的时期,美国的有计划大批量生产方式便行不通了。
二战后1950年至1951年,我们对于现在这么大的汽车产量真是不敢想象。而远在此以前,美国为了降低成本,开发出了“少种大量”生产汽车的方式。这个方法已深植于美国的社会之中,但在日本则显得水土不服。
而我们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多种少量”的生产方式下,开发出降低成本的方法。
日本从1959至1960年到以后十五年间,为了在经济上达到相当的高度成长,很多企业曾采用与美国相同的“少种多量”的作法,因此产量效果处处可见。但是,如果一味模仿美国这种大产量方式是相当危险的,从1950年以来我们一直对此种观念深信不疑。用“多种少量”的生产方式制作较便宜的汽车,除非是日本人,否则不能开发出来。因此,由日本人开发的生产系统,始终一直被认为能够超越所谓的大产量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方式是以“多种少量”方法,制造出便宜的产品。“多种大量”的生产方式固然是相当不错,但是因为在石油危机以后的低成长时代,大家都要努力去降低成本,所以丰田生产方式才被人们注意。
“低速增长”可怕
石油冲击以后,社会上广泛地流传着一种“稳定增长”或“低速增长”的说法。我冷静地对待了这些说法。
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景气周期是繁荣两三年,萧条最多只有半年,有时,甚至出现接连三年的繁荣景象。
我认为“低速增长”是指景气周期与上述情况相反,不,确切地说,是比这更严重得多的时代。我认为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思想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时代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的繁荣景象最多只有半年到一年,而百分之几的“微增长”倒有两三年,如果往坏处发展,还可能出现连续一两年增长率在零以下的情况。
汽车工业也是如此。所有日本产业界,已经适应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了。因此,在许多经营者的思想上有一种深受数量变化影响的倾向。
汽车工业经常采用马克西·西耳巴斯通曲线(Maxy—Silberston Curve)。降低成本当然是有限度的。如产量增加,汽车的成本必然会按比例显著下降。这种大批量生产效果的原理,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已完全得到证实。而且,在汽车工业界人士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了。
但是,在进入经济低速增长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及早打消上述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即“多多益善”的想法。
按照大野研一的说法,曾经丰田也是以美国为师,学习美国那种通过大批量采购大批量生产来压低成本的方法的,然后他们有了不同的想法,开始尝试丰田的精益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一开始并没有给丰田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
美国发生了什么?
美国在二战中基本转向战时经济,整个工业体系转向生产各种军工用品而大幅削减了民用品的生产。电影《教父》第一部所描写的故事就是主角麦克刚从太平洋战场返回纽约的家中参加姐姐的婚礼,那时战争刚刚结束。在描写老教父遇刺后柯里昂家族的应对时有这样一段台词:
清晨。位于布鲁克林郊区。一排排漂亮的住宅。一个三十一二岁的、黑黑的、举止沉着的年轻人,一瘸一瘸地走到一座小洋房前,按门铃。他是洛可·兰浦恩。女主人克莱门萨夫人开门,两人隔着纱窗谈话。然后,克莱门萨夫人指指屋子边上。洛可走向汽车房,汽车房内装有暖气,克莱门萨起劲地在擦洗一辆崭新的“林肯”牌高级轿车。兰浦恩看到那辆新汽车,称羡不止。
兰浦恩:太好了。
克莱门萨:汽车厂简直疯了,交车时竟然给了我一副木制保险杆。他们答应我在两个月内补交我一副镀铬的。这辆车我足足等了两年。
边说边擦抹汽车,几乎含情脉脉地。
美国在战后的情况是战争导致的民用产品不足,大量军人归国退役,婴儿潮,叠加被打成废墟的欧洲日本需要美国的经济扶持,所以美国自二战后其实是陷入了一段时间的短缺经济的,整个工业界加足马力爆产能也无法应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需求订单,所以这时美国经济处于高增长状态,大批量制造才是适用于这种状态的经营模式。
那大野先生所描述的低增长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正巧,我这里找到了美国与日本自 1961 年以来的年 GDP 增长率数据,画成折线图:
从图里可以看到,蓝色线的日本,在 1961 年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年 GDP 增长率是超过美国的,但从某一年开始,它的增长率就与美国趋同了,而后来又从某一年开始,被美国超越了。
和美国趋同的拐点年份是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被美国超越的拐点年份是 1988 年到 1991 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说老实话在这个图出来之前我是没有想到 GDP 数据和大野说的丰田崭露头角的时间点如何契合的。
为什么美国的汽车市场后来被日系车统治了那么久?因为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厂商提前看到了从高增长到低增长转换的趋势,并提前做好了应对,石油危机只不过是把那些不适应低增长的日本车企或者美国美国车企给盖住了,让丰田这种提前做好准备的企业冒头了而已。
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歌者的一段内容:
是关于母世界与边缘世界的战争,以前不断有战报传来,后来就没有了,说明战事不顺利,甚至陷入危险。但母世界与边缘世界不可能共存,必须消灭边缘世界,否则自己将被毁灭。如果战争无法取得胜利,只能……”
“是不是母世界已经准备二向化了?”歌者问,其他长老已经知道了他的问题。
长老没有回答,也许是默认了。
在社会从高增长状态转向低增长状态的过程里,注定会有许多无法适应这种转换的个体被淘汰的,就像是三体里描述的降维打击,你准备的太早,二维化以后在三维世界里其实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但你准备的太晚,等到环境降维了,你没准备好那就被淘汰了,成了别人的养分。
中国过去是高增长状态,互联网电商高歌猛进,资本烧钱换增长,到现在各种私有云专有云都有这样那样非技术非商业的考量因素在里面,所以在过去的中国,照搬美国那一套是不行的。阿里云过去,包括现在的很多销售运营思路都是电商时代的,那么遇到掏钱客户的主体变成各地政府、国企央企和事业单位时这种不适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中国终将走向低增长状态,这就跟熵增一样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发生下一轮生产力革命。那在中国逐步走向低增长状态的大背景下,中美软件科技领域很多东西最终是会发生趋同演化的,只是这个时机点很难把握。
你可以看到中国的 GDP 增长状态与美日仍然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写《中国的出路在于出海》,与其在这个逐渐二维化的三维水坑里瑟瑟发抖,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的降维,不如抢先二维化自己,去已经适应了低增长状态的市场搏杀,等回头中国也开始成熟了,低增长了,再杀回来,那时可就是一只身经百战的二维大鲨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