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云控系统为直播引流,最多可以控制2万台手机

作者:软荐小编      2024-01-07 15:07:20     134

“云控系统为直播引流,最多可控制2万部手机,无需人工操作。云端下达指令后,自动发出2000条定制演讲,每句话都一样。” 河南郑州一家传媒公司的测试机房内,销售经理李飞盯着面前的上百部手机,向远方的客户讲解公司研发的云控系统是如何控制手机流量的。直播间。

身后,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番操作,所有原本黑屏的手机都进入了同一个直播间。 如果不出意外,这套系统可以日夜同时向看台上的所有手机执行“跟随主播”、“有节奏说话”、“点赞发灯”等指令。

qq刷人气软件_qq刷气泡软件下载_刷qq的软件

销售人员展示的直播引流系统后台操作页面。受访者提供

2020年,直播已成为经济领域的新趋势。 网红、网红、各路明星纷纷涌入直播间,为消费者“种草”,并从中收获流量。 在利益的驱动下,像李飞这样批量处理流量数据的人应运而生。 在他们手中,流量数据是明码标价的。 90元可购买500个机器关注者进入直播间发言跟节奏,套餐三小时。 用户范围从孵化网红的MCN(多频道网络)机构到田埂上的个体果农。

在流量数据至上的直播世界,主播拥有漂亮的数据,在与MCN机构和商家合作时往往拥有更大的筹码和议价能力。 龙头主播向商户压价,力争“全网最低价”吸引客户。 ; MCN机构在孵化主播的同时,也要防止主播绕过机构直接与商家合作。 主播、MCN机构、商家之间的关系看似互利共赢,实则充满了竞争和博弈。

2020年下半年,不少头部主播涉嫌伪造流量数据、虚假宣传。 这些粉刷一新的直播间终于暴露在公众面前。

实时数据“注水”

提货七八分钟内,就卖出了五百多单。 这是深圳某零食品牌今年尝试直播的“成果”。 没想到,直播后的体验却让黄星星有种坐过山车的感觉。

2020年7月,一家MCN机构找到她,希望合作。 对方声称,其一位主播即将在短视频平台上首次直播。 他的粉丝量可能达到数千万,并且已经在短视频平台官方推出的流量推广工具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双方约定,黄星星公司需缴纳坑位费2万元,主播佣金按产品营业额的20%收取。

黄星星回忆,直播持续了四个小时。 因为是混播,所以只用了七八分钟介绍她公司的产品。 现场成交订单500余份,最终成交价2万多元。 没想到,接下来几天,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无故发起退款。 黄星星要求主播重播,但对方不肯同意。 黄星星怀疑有人可能欺骗她的命令。 她认识的几个品牌也遭遇过“假订单”。

直播时“带大”的虚假繁荣,直播结束后却变成了真金白银。 黄星星的公司损失至少15000元。

如今,出现了一种新的直播带货方式,就是花钱买粉丝进直播间观看、带节奏,制造“热卖”的假象。 尽管平台已经经历了多轮清理,但这些灰色人士仍然活跃在社交平台上。

以“直播人气”为关键词搜索QQ群,很容易找到提供拉动销量和粉丝的卖家。 新京报记者通过QQ群联系上提供刷量服务的卖家李亮。 他表示,只要告知直播间账号和播出时间,他们就可以随时安排人气。

从李亮提供的报价来看,“卷轴购买”3小时20元,2000个直播点赞10元,直播套餐每天100人50元,500人围绕直播间互动1小时90元。 内容确实会说话。”

qq刷气泡软件下载_qq刷人气软件_刷qq的软件

刷单者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招揽客户的报价单。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选择了一个正在销售空气能热水器的直播间qq刷人气软件,然后以20元的价格向李亮购买了3小时的“卷轴购买”。 几分钟后,原本不活跃的直播被中断了几分钟。 几秒钟内就会出现一个弹出窗口,显示“XX要购买”。

一般情况下,用户不登录就无法购买,但通过“滚动购买”操作,即使不是真实观看者,也可以点击“购物”,营造出直播间“热销”的假象。

该服务也可以定制。 另一位自称广东人的刷卷人徐斌向记者提供了一段4秒的视频。 图中,数十台外观相同的手机摆放在展台上。 所有手机都出现在同一个直播间。 工作人员以熟练的动作在手机之间来回切换。 一名女主播高声喊道:“这可算是多才多艺了。”

流量批量量产

观看人数、浏览购物车、演讲节奏等流量数据“注水”的背后,一条灰色产业链疯狂生长。 在直播刷产业链中,刷人徐斌相当于代理商的角色,处于中游环节。 链条的更上游是云控制系统开发商。

早在2018年,销售经理李飞的公司就开始开发云控系统,为直播间引流。 “哪里有交通,我们就去哪里。”

据销售人员介绍,“该系统突破了短视频平台的机制算法,最多可控制2万部7.0及以上版本的手机,无需手动操作。云端下达指令后,可进行2000场定制演讲。”不用重复同一句话,这样可以给直播间带来更多的自然流量。”

但新账号一开始是没有推荐权重的。 活跃一段时间后,平台会逐渐将账户标记为在某个垂直领域“活跃”。 技术员小王介绍了一种快速方法。 简单来说,购买系统后,批量购买一些单价300元左右的山寨手机,然后用手机号注册一个短视频账号,然后按照“体验”操作,账号三天左右体重就会增加。

“主要是直播协会、MCN机构和电商公司在购买我们的系统,很多大主播都在使用。” 李飞说,他们的客户专门给自己的主播增加画量,闲着的时候出租,或者接手,有的人做个人订单,有的人卖肥账号。

李飞预计,按照100部手机的数量,客户购买该系统需要花费2.6万元。 但客户愿意为此投资。 除了可以使用自己的主播之外,还可以接其他订单,成为中间人。 除去购买手机所花的钱后,他们可以很快收回成本,甚至赚取巨额利润。

虽然处于产业链上游,但李飞的公司机房里只有一两百部手机,用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他们原本没有承接批量工作,因为销售系统的利润空间更大。 但2020年初,直播大行其道,直播主播数量大幅增加。 他的地方就像一个中转站。 顾客接不了的订单,最终都集中到了李飞的手里,然后由他分发给有座位的顾客。 ,从中赚取差价。

在行业浸淫较长时间后,李飞发现,不同级别的主播在直播时的发言内容是不同的。 小主播的演讲区域主要是关于产品本身的问题,或者讨价还价。 “这通常是通过出售商品来赚钱。” 对于拥有40万到50万粉丝的主播来说,直播间里有人负责带节奏。 “我买了这个产品,效果很好。” 然而千万级别的主播却在追求宣传。 一开播就喊“喜欢这个产品,就扣666”。 “这说明该产品很受欢迎,吸引力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

李飞觉得这种踱步的方式是假的,但外人看不出来。 “都是真实账户,一台机器,一个号码,一个IP。 他们根本不会受到平台的监控。” 据他了解,一些大主播一天产生几十万流量很正常。 有实力的主播还花钱维护粉丝团,招人到直播间带节奏,定期送福利。

qq刷人气软件_刷qq的软件_qq刷气泡软件下载

在云控系统后台,可以自由设置直播间的演讲内容。受访者提供

这条灰色产业链的规模有多大? 据媒体报道,2019年7月25日的腾讯安全沙龙上,腾讯网络安全与犯罪研究基地高级研究员张宝峰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刷单平台已超过1000家,其中前100名家庭月收入在200万元以上。

“受高额利润的吸引,很多地下行业从业者逐渐涌入这个行业,虚假流量已经进入整个互联网的肌理。” 张宝峰说道。

交通焦虑背后的利益博弈

直播泛滥的背后,是主播、MCN机构、甚至品牌商对于流量的焦虑。

李飞说,他们的系统也服务过明星。 一些品牌和供应商担心直播“翻车”,会积极为明星购买流量。 “每个人都想要好看的数据。”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作为品牌方,黄星星也提到,主播的流量多少是合作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

看似商家、主播和MCN机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实际上却充满了竞争和博弈。

一般来说,主播会根据商家实际收到的金额来结算佣金。 但对于顶级主播来说,在带货之前,充当经纪人的MCN机构和商家会约定一定的坑位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更高。 缴纳坑费后,商家还会要求MCN机构承诺保证销量。

黄星星一年内代表公司联系、拜访了100多家MCN机构。 她发现,很多MCN机构在谈价时都有一个套路,“商家总是把价格压得很低,动不动就要求你打折、促销。如果你不同意,商家就把其他大牌的报价拿出来。”名主播的实力很强,不给你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低价是直播间提升产品销量的金科玉律。 主播们也都熟悉这个规则。 与商家议定的价格越低,粉丝喜欢的程度就越高,成交也就越容易。 数据漂亮的主播和MCN机构将在下一轮获胜。 拥有谈判筹码也意味着可以从平台获得更大的流量支持。

黄星星拒绝向太强大的伙伴低头。 “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直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 公司有成本和库存考虑。 如果我们处处让步,最后的成果就会损失殆尽。” 如果你拿不出来,损失就由你来承担。” 前期遇到一些坑后,黄星星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粉丝数不代表带货能力。 就看转化能力,以及产品的卖点能否讲透。”

为了阻止主播与商家对接,一些MCN机构绕过组织,私下合作。 一般与商家对接的工作由机构业务部门完成,主播在播出前进行产品介绍。 这就导致主播对产品缺乏了解。 ,卖点无法解释清楚。

黄星星现在更愿意与没有机构签约的专家合作。 这项工作并不好做,因为商家太多,优质主播太少,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 为了讨好主人,她连续一个月每天给人们发早安和晚安,希望寄出样品,但没有收到回复。 圣诞节那天,她又发了一条私信:“你不回复我就不回复了。” 祝你圣诞快乐!”

对于像黄星星这样的中小品牌,一位自称做了两年MCN机构的老板直言,“双方的出发点不一样,很难合作,因为你不不明白种植和销售的区别。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大主播,你想卖多少货就得卖多少。 但实际上,因素很多复杂,不可能每次都能成功。 而且,不同的主播追求的效果也不同。 大牌主播是为了产品推广,需要商家持续投入。 小企业都舍不得投钱,怎么能玩得开心呢?”

直播分为混播和独播。 混播中,一个主持人每场直播几十种产品,看似给了更多商家露脸的机会,也给了粉丝更多的选择,但实际上套路很多。

运营郑州MCN机构“哲思互娱”的王东正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一播出就宣传的产品一定是吸引流量的热门产品。 人气达到顶峰后,最赚钱的产品就会慢慢推出和销售。 差不多搞完了,人气就下降了,然后我们就推广标准品和生活用品,比如卫生纸。 这些产品性价比高,粉丝下单也方便。

为了让数据看起来不错,主播会将竞品安排在一起,在后台实时监控运行情况,并根据直播间的需求投入一些付费流量。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好的产品卖得更好,缺乏竞争力的商家卖得更多。 你越痛苦。

qq刷人气软件_qq刷气泡软件下载_刷qq的软件

云控系统开发商展示直播间刷音量场景。受访者提供

博弈不仅存在于主播与商家之间,也存在于主播与MCN机构之间。 王东正表示,之前有一家大型食品公司来洽谈合作,公司安排了自己孵化的主播与之对接。 效果很好,但几个月后,主播就被挖走了。

“如果自己孵化主播,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成本来打造,一旦有了商业价值,他们可能就会离开,那我的培养岂不是白费了?” 王东正觉得这样做不值得。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们现在会更加专注于制作垂直短视频,不再押注于一两个主播。

王东正和同事来到郑州当地的银集商贸城挨家挨户挨家挨户指导这里的服装批发商如何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店。 物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装卸货物。 老板素颜进直播间宣传。 有意合作者皆可。 公司提供运营服务,并从老板卖货赚到的钱中收取佣金。

“公司不需要捆绑主播,也不用担心主播被挖角,直接对接商家,没有坑费,什么时候直播、多少订单都是你的选择你每天都放置。” 王东正不愿意详细阐述这个模式。 他只是告诉记者,“这只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我们可以一起赚钱。”

明确主播和直播平台的责任

行业鱼龙混杂,套路真假难辨。 结果是消费者投诉增加。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收到“直播”相关投诉举报2.19万件,同比增长479.60件。 %。 其中qq刷人气软件,“直播带货”的需求占比近60%。 “直播”相关投诉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均是头部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北京互联网法院一案。 徐某某是一名平台主播。 2019年5月28日,消费者王某某通过直播间购买了徐某某私自出售的手机。 收到货后发现手机是假货。 沟通无果后,王某以网购合同纠纷为由,将徐某及直播平台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2020年9月2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法对此案作出公开判决,认定该主播具有经营者身份,构成诈骗罪,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直播平台已履行相关义务,不承担责任。

虽然本案消费者维权成功,但对于主播和直播平台的责任如何确定、直播平台是否应认定为电商平台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现在新兴平台都有带货业务的延伸,但仅仅因为平台内的主播有带货行为,就不能归类为电商平台。需要区分吸引流量和吸引流量。”并直接促成交易。如果交易发生在平台上,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撮合了实质性交易,平台应当履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直播平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关监管机制也正在完善。 2020年7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指出,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还是具有直播功能的短视频平台,均须按照《电子商务法》的规定履行电商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刘晓春看来,直播可以看作是传统电商的延续。 主播利用个人形象吸引消费者欲望,达到流量变现和产品销售的双重目的。 这种新兴的销售模式模糊了商家和个人之间的界限。 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社会各界及时应对。

(文中李飞、黄星星、李亮、徐斌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金一龙

编辑刘谦

张彦军 校对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