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7日,“扬天大药房对CFDA强行推广电子监管码提起行政诉讼”的消息迅速发酵,各媒体争先恐后地跟进报道,各方意见激烈交锋,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情绪化的声音,甚至有猜测“药店因为此举而反对电子监管码其交叉销售和销售'二手药'的渠道”。
从药学界来看,其实有很多客观理性的观点,反对电子监管码的核心理由非常明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强连锁董事长直言不讳地表示,“电子监管码政策的出台和推广,忽视了零售业务的本质。在他看来电子监管码 软件,从2006年相关政策的出台,到批量、行业的推广,电子监管码在药企和批发企业中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反对,甚至有部分企业对此表示欢迎。“关键是两者都是批量操作,效率很高,电子监管码的实施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工作量。零售药店的特点是琐碎、分散,工作强度本来就很大。当药企和商品批发成批、成件地进入零售药店时,其数量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可能上百家,药店的工作强度也会呈爆炸式增长,而CFDA在出台政策时并没有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同时,他表示,“以目前的信息化水平,CFDA可以对现有的商品条码、批号、企业门店码等进行充分的嫁接和整合,但现在却从零开始,单独推出新系统电子监管码 软件,这本身就会让人感到困惑和质疑。国家正在推进“N证融合”,药品监管体系的GSP认证和营业执照发放也在整合中,其核心是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引入电子监管代码,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
在他看来,电子监管代码的建立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
阿里健康,运营商
电子监管码,计算出此举每年只会增加相关药店成本约300元。但对于零售商来说,成本的增加远不止于此。董事长说:“最重要的体现在两部分,一是设施设备增加;二是人事费增加。去年,我们实施了电子监管规范,仅前者投资就达1000万元左右。此外,电子监管码是与现有条码并行的系统,零售药店在进出货时需要扫码两次,而原件只需要扫码一次,为此配备的人力可能会增加一倍,这其实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以上所有成本的增加,最终都会体现在药品价格的上涨上,其结果其实就是消费者药品贵的问题。"
对于电子监管码带来的成本增加,艺新堂总裁赵彪早在2015年4月17日的一篇博文中就做过计算——“这个项目将使中国人每年的药品支出凭空增加300亿元。“从项目上看,包括生产企业制造成本增加38亿、批发流通成本增加115亿、医疗机构人工成本增加13亿、药品零售企业流通人工成本增加8亿、药品零售企业人工成本增加90亿, 设备及运维费用增加8亿,行政办公管理费用增加30亿。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一定会通过涨价等方式,将所有新增加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这是实现序列化代码的最终结果。"
有零售药店高管也指出,电子监管代码的实施不会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从零售药店的实际操作来看,扫描电子监管码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容易出错,反复纠错会带来效率低下。一开始,条码的出现彻底解放了零售业,新措施降低了社会运营效率,这与党中央、国务院精神不符,是历史倒退。"
事实上,扬天和针对CFDA的诉讼已经得到了零售药店高管的一致好评,最重要的是他们代表他们发出了行业内的真实声音。
这
开头提到的百强连锁之一的董事长表示:“虽然零售药店代表着新兴市场经济,在行业促进和促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比如通过市场化运作压低药品价格,但由于它们只占整体市场份额的20%左右, 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视药品零售业的需求。以电子监管码为例,CFDA出台相关政策时,还是过去以生产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站在整个产业链上去思考和探索整个行业的根本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