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关注抖音、快手、双微博(微博和微信)的当代年轻人对中国社交软件发展故事了解多少?
虽然他们可能会嘲笑一些不懂现代社交软件的中年人,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片蓝海是他们这一代人创造的。
最早的社交软件以电子公告板系统的形式出现,又称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它是网络论坛的前身,甚至可以称为当今大多数社交软件的原貌。
1994年,中国第一个BBS诞生; 2000年,QQ正式上线; 2016年,抖音上线,如今引起了很大争议……
跟随这篇文章,回顾一下过去25年中国社交软件的大佬们。
*本文长4077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论坛
社交软件的先驱
1994年4月20日,中国第一个区域互联网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间建立,并成功与国际互联网连接。
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发展中心建立BBS曙光站。
当时,BBS是互联网的第一代应用,曙光站成为我国第一个开放的网上论坛。
当时,曙光站论坛只对中科院、北大、清华“三角地区”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开放。
因为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有机会接触互联网的网民。
与如今流行的社交软件相比,当时的曙光站更像是一个专业的科研学生交流平台。
1995年8月8日,水木清华论坛正式开通,成为中国教育网第一个论坛。
作为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BBS之一,它曾经代表了中国大学的网络社区文化。 但2005年3月16日后,它成为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官方BBS。
马化腾也参与了开设论坛的过程。 1995年,他在家里建立了汇多网深圳站,并命名为小马软件。
1996年,网易创始人丁磊加入广州飞杰,建立了基于公众网络的论坛; 王艳、李松波加盟四通立方,立方在线成立。
1997年,丁磊创办了网易,随后推出了电视和游戏的论坛和聊天室。
1997年12月1日,四通立方与美国华源合并,更名为新浪; 1999年3月1日,天涯上线,标志着网络文化的开始,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交社区。
南方火热的即时通讯
当北方的BBS业务如火如荼的时候,南方的马化腾却开始玩起了即时通讯。
世界上最早的即时通讯理念来自以色列。
1996年,三名刚刚服完兵役的以色列青年发布了一款支持在线聊天的软件,名为ICQ——意思是“I SEEK YOU”。
一年之内,ICQ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并于 1998 年底被 AOL 以 4.07 亿美元收购。
受到ICQ的启发,马化腾集结了张志东、徐晨业、陈一丹、曾李青组成“腾讯五虎”,并于1998年11月11日注册腾讯,直接主攻即时通讯。
1999年2月10日,OICQ正式发布,九个月后注册用户突破100万。
2000年11月,在ICQ提起侵权诉讼后,QQ迭代史上的经典版本QQ2000正式推出。
2002年3月,QQ注册用户突破1亿,成为国内即时通讯领域的绝对领先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在中国社交网络的霸主地位。
在微信出现之前,QQ聊天和QQ群是主要的社交形式,再加上QQ宠物、QQ空间、QQ秀等多元化的社交方式,QQ几乎在社交软件领域占据了即时通讯的主导地位。
熟悉的嘟嘟声、晃动的头像、蓝色的聊天框、黄色的圆形表情符号……这些元素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对社交软件的第一印象。
如何形容QQ在社交软件中的地位? 从5位或者6位的QQ号就可以看出来。
在闲鱼等平台上,一个5位数的QQ号甚至可以3万元起。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早期社交软件的逐渐起步,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有限的社交体验。
即使到了今天,QQ不断开发的强大功能仍然是微信等软件无法实现的,比如隐身等特殊设置。
毕竟,在微信与工作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一个微信用户能够拒绝隐身功能。
2002年自媒体雏形
2002年,当QQ用户突破1亿时,互联网真正成为中国的社会潮流。
就在这时,海外博客的概念涌入,让方兴东意识到了中国互联网可能发生的变化。
2002年,他与王俊秀共同发表《中国博客宣言》,首次将博客译为博客,并称之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他们相信博客可以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的转变。
2020年8月,博客中国成立。
直到2003年,博客的“知识社会”宣言仍未实现,但自媒体已成为有别于报纸、门户网站的网络角色。
尤其是在木子美等网络作家的支持下,自媒体由此诞生。
2003年底,天涯推出天涯博客试用版,成为国内第一个将公共社区与个人博客相结合的网站。
2005年9月8日,新浪推出博客2.0公测版,利用名人、作家营造的名人效应,在博客领域发起圈地运动。
短短两个月时间,新浪博客用户数突破百万。
结合成熟的论坛、社区和各种门户网站,博客成为当时新兴作家不可错过的领域。
从网络文学、新闻评论到知识共享,一个以知识社会为中心的乌托邦已经在互联网上形成。
此后,至今仍流行的博客论坛qq之前的社交软件,如百度贴吧、豆瓣等相继成立,并成为各自的主打产品。
百度贴吧专注于社交和社区,而豆瓣则更针对年轻人。
人人网
从校内到校外的六度理论
继贴吧、博客之后,一种更加亲密、更加开放的社交形式出现了。
就是学校网络,源于六度理论,学习扎克伯格的Facebook。
2005年12月8日,校内网借鉴了Facebook成熟的UI和交互设计,在传播“六个人就能认识任何陌生人”理念的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校园学生用户。 。
在拒绝了红杉资本的投资后,校内网络于2006年与5Q网络联手抢占校园市场。
从熟人关系的概念出发,通过熟人关系的突破,校内网于2009年8月4日更名为人人网,引领中国SNS市场走向顶峰。
微博
来自Twitter,以微命名
2006年,Twitter成立,为中国带来了140个字符以内的轻量内容传播。
2009年9月,新浪微博悄然上线,成为第一个开通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
凭借不变的140字限制和博客时代的名人策略,新浪微博吸引了整个互联网的关注。
如果说在博客时代,人们看的是作家、评论家等创作的自媒体内容,那么在微博时代,人们看的是名人、演员。
在新浪微博的带领下,中国社交网络迎来了微博时代。 各类门户微博、电商微博、SNS微博层出不穷。
在微博的发展过程中,智能手机成为了巨大的推动力,尤其是当时的苹果手机。
连接互联网的iPhone 4和iPad让用户真正离开电脑和固定地点,用智能手机玩微博。
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的愿景真正实现了。
李开复是第一个开通新浪微博的名人,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并将其命名为《微博改变一切》。
截至2010年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1亿。
新浪微博打造的热搜、榜单、推荐、附近话题等形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门户网站的角色。
在信息层面,新浪微博每天都会产生热门话题,并提前给参与者提供了140字的轻松内容表达。
虽然现在字数支持1000字以及长图文格式,但微博140字的表达空间为用户参与创造了很低的门槛。
在社交层面,通过关注、分组、私信等内容,新浪微博让用户超越了六度理论,不再局限于学校。
或许就像现在的抖音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微博社交达人,拥有数万粉丝。
微信
通信、社交、支付各个领域
论坛、博客、微博发展迅速,但在即时通讯领域,QQ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当时,尽管中国移动在2G网络上开发了飞信App,并在网络依赖方面击败了QQ,但公众仍以短信和电话为主要通讯方式。
但QQ的地位依然稳固。
直到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
2011年5月,微信新增语音消息功能。
2011年下半年qq之前的社交软件,在张小龙的带领下,微信相继推出“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等功能。
成立433天后,微信用户于2012年3月29日突破1亿。
2012年4月,微信新增朋友圈功能,将即时通讯的成功延伸到社交平台。 这个扩展页面对微博和人人网来说是一个打击。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自媒体阵营开始从论坛、博客、微博转向微信。
微信上已经形成了以通讯工具为基础的社交舆情生态系统。
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上线,成为另一种节日社交形式。
与QQ、Facebook和Twitter相比,微信的增长速度惊人,以极快的速度占领即时通讯和社交软件市场。
但要实现1亿在线用户,微信只用了434天,而QQ用了近10年,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
即使在移动支付领域,微信的渗透速度也快得惊人。
仅依靠微信红包功能,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就接近支付宝。
短短三年时间,“微信背后的人”张小龙几乎重塑了腾讯。
如果说最早的微信只是数据减量时代短信和电话的替代品,那么近年来的微信小程序则进一步彰显了微信和腾讯直接瞄准移动生态的野心。
随着视频市场的兴起,微信布局视频号成为其社交功能的延伸。
也许微信视频号暂时打不过抖音、快手,但是现在用微信做抖音的人五年后还会做抖音吗?
这是个问题。
抖音
让社交留下文字
继文字之后,社交软件开始攻击视频。
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GIF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成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社交平台。
2016年,抖音在今日头条孵化上线,定位为适合中国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
直到2017年,上述两家视频平台才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当视频社交软件开始抢占市场的时候,也冲击了微博、微信等已有的份额。
抖音等一系列视频社交软件代表了用户对多感官体验的新需求,也填补了社交软件视频内容的空白。
与基于文字的冷媒体相比,短视频与生俱来的热媒体属性能够为观看者创造更加沉浸式、感官化的内容消费体验,能够更快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再加上软件中的推荐机制算法,用户使用软件的时间不再是承诺的十分钟或半小时,而是被一个又一个短视频牢牢地保留在软件中。
在视频社交软件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和留住用户带来的流量,还直接将直播、种草等销售形式封装到平台内的视频创作中,实现流量与流量的交换。好处。 。
当然,在平台国际化的过程中,视频创作的利益交换也在国外开花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当抖音在海外生存失败时,平台上的美国年轻人对此表示感谢。
拥有 800 万粉丝的霍普·施温 (Hope Schwing)
在 TikTok 上发布告别视频
作为21世纪的产物,社交软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过去的25年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从追随别人的BBS、QQ、微博,到“自制”并成功出海的抖音,中国的社交软件如今已成为Facebook、Instagram使用的典范。
不过,美国目前正在对抖音和微信实施限制。 它害怕什么? 为什么YouTube领先了,美国年轻人却还沉浸在抖音里?
上述问题稍后将进一步讨论。
最近的活动
探索新时代对外投资和外贸合作机遇
敬请关注2020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